[实用新型]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22655.7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19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忠;崔国胜;罗翔;贺健伟;崔海刚;吴健仁;庄小东;郑智先;柯金豪;林忠喜;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莆田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蚌埠为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和聚龙 |
地址: | 35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作业 临时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包括壳体和伸缩组件,伸缩组件至少包括伸缩油缸、推动块和拉动绳,伸缩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向壳体的左侧方向伸出,推动块固定连接在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拉动绳始端固定在壳体右部,拉动绳末端绕过推动块并且沿壳体的右侧的方向伸出壳体外侧;紧线作业时,壳体左端与左侧固定电缆端部的卡线器固定,拉动绳末端与右侧固定电缆端部的卡线器固定。在对拉动绳紧线时,利用伸缩油缸驱动,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控制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滑轮及拉动绳布置结构可以增加两倍拉环的移动行程,使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适用于更多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变电架空线路施工用的专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
背景技术
输变电架空线路施工中,经常需要将电缆截断,在截断处增加连接部件,被截断的电缆两端需要临时拉紧,方便后续连接作业,而且避免截断的电缆端部下落造成安全隐患。目前工人在电缆截断的两端位置设置卡线器,在通过其他绝缘绳连接并拉紧两个卡线器,通过限制两个卡线器的位置实现临时固定截断电缆的两端位置。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176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紧线器,包括紧线器本体,紧线器本体上分别设有棘轮扳手和线轮,线轮上缠设有紧线绳,紧线绳的一端伸出线轮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线器,紧线器本体上设有第二卡线器。上述紧线器在使用时,第一卡线器和第二卡线器固定在线缆上,工作人员通过持续转动棘轮扳手,从何带动线轮转动,线轮收紧紧线绳,从而拉紧线缆;但是上述过程中,工作人员持续转动扳手,才能完成紧线,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截断的电缆处于高处,工人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在高空作业,手动收紧操作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
包括壳体和伸缩组件,伸缩组件至少包括伸缩油缸、推动块和拉动绳,伸缩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向壳体的左侧方向伸出,推动块固定连接在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端部,拉动绳始端固定在壳体右部,拉动绳末端绕过推动块并且沿壳体的右侧的方向伸出壳体外侧;
紧线作业时,壳体左端与左侧固定电缆端部的卡线器固定,拉动绳末端与右侧固定电缆端部的卡线器固定。
作为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的优选,壳体两侧侧壁分别开有腰型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一致,所述的推动块两侧分别延伸有与壳体腰型孔配合的滑杆。
作为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的优选,所述拉动绳末端设有与右侧的卡线器配合的绳环。
作为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的优选,壳体左部铰接有与左侧的卡线器配合的固定环。
作为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的优选,推动块上设有安装有滑轮,拉动绳末端绕过推动块上的滑轮。
作为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的优选,所述伸缩油缸的缸体通过两个固定块与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的优选,所述伸缩油缸采用弹簧单作用液压缸。
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在作业过程中,利用固定环及绳环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与两侧的卡线器连接,卡线器则与截断的电缆连接,通过伸缩组件驱动拉动绳收紧,从而逐渐拉紧拉动绳,完成紧线工作,以此减少工作人员手动紧线的可能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在对拉动绳紧线时,利用伸缩油缸驱动,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控制本电缆作业临时紧线装置,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电力作业车辆都会配备液压系统,伸缩油缸可以灵活接入上述油路,无需再另设液压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莆田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蚌埠为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莆田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蚌埠为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22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熔胶带半自动裁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