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弹性梁的结构超滑组件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30818.6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9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聂锦辉;安杰;郑泉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B5/00 | 分类号: | B81B5/00;B81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崔俊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弹性 结构 组件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结构超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梁的结构超滑组件和设备,包括弹性梁和至少两个超滑片,其中,所述弹性梁包括支撑梁、以及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主体梁;所述超滑片与所述主体梁连接,且所述超滑片在所述主体梁上的投影与所述支撑梁在所述主体梁上的投影不重叠。本申请中弹性梁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并且由于超滑片与在主体梁上的投影与支撑梁在主体梁上的投影不重叠,主体梁与超滑片连接区域的弹性比较好,对于高度不等的超滑片,主体梁会存在一定的弯曲来包容高度不一的超滑片,实现超滑片与弹性梁的全接触,同时使超滑片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本申请不需要对各个高度不一的超滑片进行调平,降低制作难度,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结构超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弹性梁的结构超滑组件和设备。
背景技术
结构超滑是指直接接触(不需要加润滑剂)的两固体表面间相对滑动时,摩擦力几乎为零、磨损为零的状态。因此,结构超滑是解决摩擦磨损问题的理想方案之一。
目前,在制作超滑片时,首先通过微加工批量制备出微米级超滑岛阵列,通过施加一定外力使得超滑岛内部解离面分离后形成超滑界面,脱离超滑岛基底的上层结构就形成可以独立操控可赋予功能化的超滑片。其中,超滑界面以下的部分称为基底,超滑界面以上的部分称为超滑片。由于受到超滑材料自身性能的限制,目前超滑岛的尺寸普遍在10μm左右,也即超滑片的尺寸在10μm左右。若想要得到更大面积的超滑,目前有效的方式是将小尺寸的超滑片进行拼接组装。但是对于同一批微加工制备的超滑岛,也会出现解离出来的超滑片高度不一致的情况,此时需要对各个超滑片的高度进行调平,导致制作大面积的超滑面的成本增加。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弹性梁的结构超滑组件和设备,在实现获得大面积超滑面的同时,降低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弹性梁的结构超滑组件,包括弹性梁和至少两个超滑片,其中,所述弹性梁包括支撑梁、以及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主体梁;
所述超滑片与所述主体梁连接,且所述超滑片在所述主体梁上的投影与所述支撑梁在所述主体梁上的投影不重叠。
可选的,所述主体梁包括至少两根第一梁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梁体呈相互平行分布。
可选的,所述支撑梁包括两根第二梁体,所述第二梁体与多根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梁包括至少三根第二梁体,所述第二梁体与多根所述第一梁体连接,且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第一梁体呈网格状。
可选的,所述第一梁体位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梁体之间的区域连接有所述超滑片。
可选的,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第一梁体通过卯点连接。
可选的,每根所述第一梁体连接有多个所述超滑片。
可选的,所述弹性梁为导电弹性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结构超滑设备,所述结构超滑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基于弹性梁的结构超滑组件。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弹性梁的结构超滑组件,包括弹性梁和至少两个超滑片,其中,所述弹性梁包括支撑梁、以及与所述支撑梁连接的主体梁;所述超滑片与所述主体梁连接,且所述超滑片在所述主体梁上的投影与所述支撑梁在所述主体梁上的投影不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30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渗性好的基坑止水帷幕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蓝牙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