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转向的胸腔镜下电凝钩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71467.3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2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力文;徐杨;黄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08;A61B1/31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210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胸腔镜 下电凝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向的胸腔镜下电凝钩,包括操作柄、连接管和电凝钩,连接管的外侧壁套接有套管,套管的左端头呈密封状,电凝钩固定安装于套管的左端头,电凝钩的形状为钩状,连接管的右端头与操作柄固定安装,操作柄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卡环,卡环套接于连接管上,卡环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拧环,拧环与套管固定安装,拧环与操作柄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电凝钩进行改造,其头部设计为钩状,便于提起组织进行凝、切,且电凝钩头部可以实现自由转向,便于在不同角度操作,增加使用灵活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可转向的胸腔镜下电凝钩。
背景技术
电凝钩是胸腔镜手术中常用的手术器械,可用于组织的松解及止血。当前应用于临床的电凝钩普遍是直线型的,这种直线型电凝钩装置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不便,比如电凝钩头部为一直角,当组织与电凝钩杆部平行时,电凝钩的操作极为不便,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为此特提出一种可转向的胸腔镜下电凝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胸腔镜下电凝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向的胸腔镜下电凝钩,包括操作柄、连接管和电凝钩,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左端头呈密封状,所述电凝钩固定安装于套管的左端头,所述电凝钩的形状为钩状,所述连接管的右端头与操作柄固定安装,所述操作柄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套接于连接管上,所述卡环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拧环,所述拧环与套管固定安装,所述拧环与操作柄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左端靠近端头处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滚珠,所述滚珠与开设在套管内部的环形限位槽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拧环外侧壁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操作柄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插接于环形滑槽内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径与连接管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左端头与电凝钩的连接处呈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转向的胸腔镜下电凝钩,通过将电凝钩设置呈钩形,便于提起组织进行凝、切,通过设置的套管、拉环和拧环的配合使用,使电凝钩可以实现自由转向,便于在不同角度操作,增加使用灵活度,通过设置的固定环和滚珠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加套管转动调节电凝钩角度时的稳定性和流畅度,通过在拧环上开设的环形滑槽、卡块和滑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电凝钩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电凝钩进行改造,其头部设计为钩状,便于提起组织进行凝、切,且电凝钩头部可以实现自由转向,便于在不同角度操作,增加使用灵活度,实现胸腔镜手术操作过程更加灵活可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拆解图。
图中:1-操作柄、2-连接管、3-电凝钩、4-套管、5-卡环、6-拧环、7-固定环、8-滚珠、9-环形限位槽、10-环形滑槽、11-卡块、1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714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节机械夹具
- 下一篇:一种基地式一体化称重给料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