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缸及串联油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88310.1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62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段群奎;邓赛华;何东泽;刘俊;欧林华;罗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特种工程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缸,其包括缸筒、活塞、第一油口接头、第二油口接头、单向导通件;缸筒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活塞安装于缸筒,且将容纳腔分隔成大腔及小腔;缸筒上开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及第三油口;第一油口与大腔连通;第二油口与小腔连通;第三油口位于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之间,用以与大腔连通;第一油口接头安装于缸筒外,并与第一油口连通;第二油口接头安装于缸筒外,并与第二油口及第三油口连通;单向导通件位于第三油口处,用以限制油液从第二油口接头往第三油口方向移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串联油缸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缸及串联油缸结构可以实现快速排气,以及活塞的快速缩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缸及串联油缸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领域,经常会将两个油缸串联起来进行使用。为了保障各油缸同步运行,串联油缸中油缸使用前,需要对各油缸的大腔、小腔进行排气。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油缸内附设油道,通过分别附设的油道连通油缸的大腔、小腔,从而使得油缸的大腔、小腔中的空气经过附设的油道排出至下一支油缸中,最终通过最后一支油缸设置排气阀,实现空气的排出。
然而,现有技术中,通过附设油道分别连通油缸的大腔、小腔虽然能实现对空气的排出。但由于附设油道分别连通了油缸的大腔、小腔,导致回油时,油液也会通过附设油道同时回流至油缸的大腔、小腔,影响到活塞的快速缩回。而现有技术的油缸中,通常是依靠结构件自身重力来达到活塞的缩回效果,活塞缩回较为缓慢。并且这种结构在结构件自身重力小或油缸布置非竖直方向情况下,会导致活塞缩回不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油缸,虽然通过附设油道能实现空气的排出,但会影响到活塞的快速缩回,甚至在部分情况下存在活塞无法缩回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缸,其在油缸的缸筒上设置有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二油口与小腔连通,第三油口用以与大腔连通,从而通过第二油口、第三油口能实现将小腔、大腔中的空气排出。并且且第三油口处设置有单向导通件,通过单向导通件可以限制油液从第三油口流入大腔中,从而回油时,能通过第二油口将油液回流至小腔中,而通过单向导通件限制油液流入大腔中,实现活塞的快速缩回。
一种油缸,其包括缸筒、活塞、第一油口接头、第二油口接头、单向导通件;
所述缸筒内部设置有容纳腔;
所述活塞安装于所述缸筒,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大腔及小腔;
其中,所述缸筒上开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及第三油口;
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大腔连通;
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小腔连通;
所述第三油口位于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油口之间,用以与所述大腔连通;
所述第一油口接头安装于所述缸筒外,并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
所述第二油口接头安装于所述缸筒外,并与所述第二油口及所述第三油口连通;
所述单向导通件位于所述第三油口处,用以限制油液从所述第二油口接头往所述第三油口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油口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及开设于所述接头本体中的油道;
所述接头本体安装于所述缸筒外;
所述油道包括第一油道及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油口、所述第三油口;
所述第二油道将所述第一油道与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道包括第一油道本体及限位容纳油道;
所述第一油道本体与所述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油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特种工程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特种工程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88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用的称量机构
- 下一篇:一种摩擦力大的陶瓷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