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32535.2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6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勇;汤庆利;黄茂财;林金伟;佐伯英人;近藤润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田村(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8;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王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装置 | ||
1.一种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在外表面形成有第1切口部;
第1线圈,其卷绕于所述芯;
导线,其与从所述第1线圈引出的一对引线的一者连接;和
收容部,其收容所述引线和所述导线连接的连接部,且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
所述收容部的一端部收容于所述第1切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载置于所述第1切口部上的连接台,
所述连接台具有朝向所述第1切口部突出,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所述第1切口部的突出部,
在所述突出部的内部形成有所述收容部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收容所述芯和所述第1线圈的壳体,
所述第1切口部为沿规定方向延伸的槽状,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1切口部连络的第2切口部,
所述突出部通过所述第2切口部而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台具有底板,
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底板的一面朝向所述第1切口部突出,
在所述突出部的内部形成有在所述底板的另一面开口,沿规定方向延伸的槽,
所述槽的一对侧壁延伸至所述底板的相反侧,形成从所述底板的另一面突出的一对分隔壁,
由所述槽和所述一对分隔壁划分出所述收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台在所述一对分隔壁的外侧包括在所述底板的另一面竖立的外壁,
由所述底板、所述外壁和与外壁邻接的所述分隔壁形成供从所述第1线圈引出的一对引线的另一者通过的配线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收容所述芯和所述第1线圈;和
盖,其覆盖所述收容部的开口,
在所述盖和所述连接台形成有通孔,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螺纹孔,
将通过所述盖和所述连接台的通孔的螺钉拧入所述壳体的螺纹孔中,而将所述壳体、所述连接台和所述盖共同紧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切口部为沿规定方向延伸的槽状,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1切口部连络的第2切口部,
所述突出部通过所述第2切口部而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所述第1线圈连接的第2线圈,
所述导线为从所述第2线圈引出的引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为相互正交的方向,
所述芯包括:
中脚,其沿所述X轴方向延伸;
一对外脚,其将所述中脚夹在中间而沿所述Y轴方向排列;和
连结部,其将所述中脚和所述一对外脚连结,
与所述中脚相比,所述外脚的作为所述Z轴方向上的大小的厚度大,
所述连结部形成为从所述外脚朝向所述中脚所述厚度逐渐变小,使得在所述连结部的所述Z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所述第1切口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为在连结中脚和一对外脚的连结部的端部形成有V字槽状的所述第1切口部的PQ形的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田村(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田村(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325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拆装的电池接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带电作业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