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水式水质高效净化生物床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43611.X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4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戴曹培;韦森;王小龙;万勇;徐尚勇;刘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锋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苏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水式 水质 高效 净化 生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水式水质高效净化生物床,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框体,安装框体内设有净化腔体,净化腔体内上设有多层生物碳纤维,并且多层生物碳纤维呈竖直依次设置,相邻生物碳纤维之间均设有填料固定支架,安装框体上设有溶解氧传感器,净化腔体的底部设有曝气系统,并且溶解氧传感器与曝气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水中溶解氧达不到地表四类水时,溶解氧传感器产生信号,并控制鼓风机打开,从而使鼓风机向曝气主管和多个开孔曝气管输入气流,使得均匀的多个开孔能对净化腔体内进行均匀曝气,从而充分加大填料与气泡接触面,从而快速提高微生物的活跃程度,来加强生物碳纤维上附着微生物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水式水质高效净化生物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沉水式生物床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619117U,所公开的“一种装填微生物菌剂修复水环境的沉水式生物床”排布在水体的相应位置,各个菌种不断的繁衍,发酵,释放酵素,从而持续降解水体中的氨氮和有机磷、硫化物。以生态补充的方式,进行水体的修复,达到去黑、除臭、还清的治理效果;即只通过装填微生物菌剂的生物床进行水质的净化工作;
在上述申请文件中,若只通过装填微生物菌剂的生物床进行水质的净化工作,不能根据水质情况的不同来调整生物床的净化效果;同时虽能对水质进行净化,但技术老旧无法达到现有的水质净化需求。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沉水式水质高效净化生物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沉水式水质高效净化生物床。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现有的沉水式生物床中,若只通过装填微生物菌剂的生物床进行水质的净化工作,不能根据水质情况的不同来调整生物床的净化效果;同时虽能对水质进行净化,但技术老旧无法达到现有的水质净化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沉水式水质高效净化生物床,包括安装框体,安装框体内设有净化腔体,净化腔体内上设有多层生物碳纤维,并且多层生物碳纤维呈竖直依次设置,相邻生物碳纤维之间均设有填料固定支架,安装框体上设有溶解氧传感器,净化腔体的底部设有曝气系统,并且溶解氧传感器与曝气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填料固定支架上设有多个填料纤维团,中间纤维内部纤维间隙小,外围纤维间隙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曝气系统包括鼓风机、曝气主管和多个开孔曝气管,多个开孔曝气管设置在净化腔体的底部,曝气主管与多个开孔曝气管连通并设在安装框体上,鼓风机与曝气主管连通,鼓风机与溶解氧传感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每一开孔曝气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开孔,并且多个开孔均匀设置在开孔曝气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安装框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安装框体的两侧,并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净化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安装框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撑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生物床当水中溶解氧达不到地表四类水时,溶解氧传感器产生信号,并控制鼓风机打开,从而使鼓风机向曝气主管和多个开孔曝气管输入气流,使得均匀的多个开孔能对净化腔体内进行均匀曝气,从而充分加大填料与气泡接触面,从而快速提高微生物的活跃程度,来加强生物碳纤维上附着微生物的净化效果;
(2)每一填料纤维团的纤维根数在120~150根,中间纤维内部纤维间隙小,外围纤维间隙大,使得填料整体由外到内形成好氧-缺氧-厌氧的微环境,使得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均能生长在填料纤维团上,能全面对水中氮磷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锋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锋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436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缠绕式中间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维修的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