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机溶气泵启停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46231.1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1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葛垚;陈建军;潘载昆;项志峭;廖承周;曹建华;朱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C02F1/24;F04B49/02;F04B49/10;H02H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 |
地址: | 40801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污水处理 气浮机溶 气泵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机溶气泵启停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气浮机溶气泵的电机电源线连接在接线座上,三相电源线的三根火线依次经过3P空开、3P接触器和热过载继电器后连接接线座,3档旋钮开关配置有启动模式开关接口、自动模式开关接口和停止模式开关接口,其中:启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入端与三相电源线的任意一根火线连接,启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热过载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和3P接触器的触发线圈后连接在零线上,自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执行器,自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出端与启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出端连接。其效果是:可以实现启动模式的自由切换,可以实现系统的安全保护,控制方便,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机溶气泵启停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了气浮机,其工作原理是: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细的气泡,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黏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然后通过撇渣装置将浮渣撇去,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改善水质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关注的焦点大多在于对气浮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比如中国专利201821215107.8公开的一种一体式高效溶气气浮机,通过配置减压阀和多头结构的气水分离管,从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由于污水处理厂所处环境的恶劣,各种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故障,因此对设备的控制电路要求较高,而传统的设备通常采用简单的手控式电源开关进行控制,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目前智能化处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机溶气泵启停控制电路,既可以满足本地控制,也可以实现远程启动,而且设备运行状态可以实时反馈,提升设备智能化控制程度,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机溶气泵启停控制电路,其关键在于:气浮机溶气泵的电机电源线连接在接线座上,所述接线座的前端配置有3P空开、3P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和3档旋钮开关,三相电源线的三根火线依次经过所述3P空开、3P接触器和热过载继电器后连接所述接线座,所述3档旋钮开关配置有启动模式开关接口、自动模式开关接口和停止模式开关接口,其中:所述启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入端与三相电源线的任意一根火线连接,启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出端依次经过所述热过载继电器的常闭开关和所述3P接触器的触发线圈后连接在零线上,所述自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执行器,自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启动模式开关接口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电路中还设置有开关信号检测接口,所示开关信号检测接口配置有12V检测电源线,所述12V检测电源线与3P接触器的常开开关一端连接,所述3P接触器的常开开关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开关信号检测端口上;所述12V检测电源线与热过载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一端连接,所述热过载继电器的常开开关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开关信号检测端口上,所述12V检测电源线还与所述停止模式开关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停止模式开关接口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开关信号检测端口上。
可选地,所示接线座上还连接有接地排,所述气浮机溶气泵的电机电源线上还配置有保护接地线。
可选地,所述气浮机溶气泵的电机电源线采用4mm2的4芯软铜线。
可选地,所述3P空开、所述3P接触器和所述热过载继电器之间的三根火线采用4mm2的软铜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信号检测接口上的连线采用0.75mm2的软铜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3档旋钮开关可以实现启动模式的自由切换,既可以满足本地手动控制,也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控制,通过配置热过载继电器可以实现系统的安全保护,系统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各个开关信号检测进行反馈,控制方便,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重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46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铌酸锂薄膜波导耦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尺寸路灯杆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