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48374.6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90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荣培晶;翟伟航;张金铃;翟煦;李少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唐丽萍 |
地址: | 100700 北京市东城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便携式 迷走神经 刺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涉及迷走神经刺激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2.4G无线模块和刺激模块,所述外壳后侧镶嵌有电极一和电极二,所述电极一设在电极二顶部,所述电极一和电极二分别与刺激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2.4G无线模块与手机连接对刺激模块进行控制,全程没有导线连接,由电源供电再通过刺激模块上的电极一和电极二对耳迷走神经进行刺激,无线使用更便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迷走神经刺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起自疑核,与舌咽神经并行,穿出脑干后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供应除软腭肌和茎咽肌以外的所有咽、喉、软腭的肌肉。感觉神经元在颈静脉孔附近的颈神经节和结神经节。颈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一部分外耳道、鼓膜和耳廓的一般感觉;中枢支入三叉神经的脑干脊髓核。结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咽、喉、气管、食管及各内脏的感觉,和咽、软腭、硬腭,会厌等部分的味觉;中枢支入孤束核。副交感神经起自第四脑室底部的迷走神经背核,布于内脏器官;
对耳迷走神经进行适当的刺激具有治疗作用,现有技术中的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多是有线的,通过电线将控制器和电极连接在一起使用,但有线在使用时非常容易被误碰拉扯而导致电极脱落,使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2.4G无线模块和刺激模块,所述外壳后侧镶嵌有电极一和电极二,所述电极一设在电极二顶部,所述电极一和电极二分别与刺激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设在刺激模块底部,所述刺激模块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2.4G无线模块设在刺激模块顶部,且所述2.4G无线模块和刺激模块电性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2.4G无线模块与手机连接对刺激模块进行控制,全程没有导线连接,由电源供电再通过刺激模块上的电极一和电极二对耳迷走神经进行刺激,无线使用更便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第一视角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第二视角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外壳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线便携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系统图。
图中标号:1、外壳,2、2.4G无线模块,3、刺激模块,4、电源,5、电极一,6、电极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2.4G无线模块2和刺激模块3,所述外壳1后侧镶嵌有电极一5和电极二6,所述电极一5设在电极二6顶部,所述电极一5和电极二6分别与刺激模块3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2.4G无线模块2与手机连接对刺激模块3进行控制,使用更便携方便。
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电源4,所述电源4设在刺激模块3底部,所述刺激模块3和电源4电性连接,所述2.4G无线模块2设在刺激模块3顶部,且所述2.4G无线模块2和刺激模块3电性连接,电源4可向刺激模块3供电,且电源4可通过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充电,使用非常方便。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将外壳1佩戴在耳朵上,是的电极一5处于耳甲艇中,电极二6则处于耳甲腔中,随后通过2.4G无线模块2与手机连接并通过手机进行控制,由电源4供电,然后通过刺激模块3上的电极一5和电极二6对耳迷走神经进行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48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