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参比的连续式强制搅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51778.0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9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傅章敏;高国强;殷作耀;杨晓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E01C19/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胡希琰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参 连续 强制 搅拌 沥青 混合 生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参比的连续式强制搅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再生料烘干设备、原生料烘干设备、除尘设备、搅拌设备,所述再生料烘干设备包括再生烘干滚筒、炉膛、第一燃烧器、再生粗料输送装置、再生细料输送装置,所述再生细料输送装置包括细料仓、气力输送机构、螺旋输送管,气力输送机构将细料吹送入螺旋输送管内,所述螺旋输送管沿炉膛内壁环绕布置于炉膛内,所述再生料烘干设备、原生料烘干设备的出料端连接至搅拌设备。该设备对再生粗料和再生细料均通过合适温度加热烘干处理,可实现再生料高参比的状态下保证成品料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参比的连续式强制搅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技术是将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回收利用的一种技术,现有的厂拌热再生技术一般是将冷废旧沥青混合料送入烘干加热系统进行处理后,再与一定比例的原生骨料、沥青等进行混合,最终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成品。由于在相同加热环境下,废旧沥青中细料相比于粗料更容易受热,并且细料中含有的沥青比例更多,若细料过度加热将会产生沥青老化问题,将会降低废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最终影响成品料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般采用对将废旧沥青的粗料与细料分开加热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1185120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高参比厂拌热再生设备,其设置了第一再生烘干滚筒与第二再生烘干滚筒分别对废旧沥青的粗料和细料进行分别加热,该种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细料过度加热,但其需要设置两个烘干滚筒,设备占地面积大;将细料单独投入一烘干滚筒时,进料过程会产生较大的粉尘,这些粉尘虽然可以通过除尘系统吸收,但极大增加的除尘系统的工作负荷,除尘系统容易堵塞及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参比的连续式强制搅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参比的连续式强制搅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料烘干设备、原生料烘干设备、除尘设备、搅拌设备,所述再生料烘干设备包括再生烘干滚筒、设于烘干滚筒出口端的炉膛、设于炉膛一端的第一燃烧器、用于往再生烘干滚筒内送入粗料的再生粗料输送装置、用于往再生烘干滚筒内送入细料的再生细料输送装置,所述再生细料输送装置包括细料仓、气力输送机构、螺旋输送管,气力输送机构将细料仓内的细料吹送入螺旋输送管内,所述螺旋输送管沿炉膛内壁环绕布置于炉膛内,所述再生料烘干设备、原生料烘干设备的出料端连接至搅拌设备,所述除尘设备连接再生料烘干设备、原生料烘干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气力输送机构包括气料混合管、风机、叶轮给料器,所述气料混合管横置设置,气料混合管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气料出口,气料混合管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位置的外壁设有向上开设的细料进口,所述风机连接进气口,所述细料仓下端通过叶轮给料器连接细料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管为无缝螺旋钢管,所述螺旋输送管出口端弯折至出口朝下,且出口端水平位置高于第一燃烧器火焰出口位置。
进一步的,述螺旋输送管内壁涂覆有防粘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炉膛内壁设有保温棉层,所述螺旋输送管包裹于保温棉层内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原生料烘干设备包括原生烘干滚筒、连接至原生烘干滚筒一端的原生料输送装置,设于原生料烘干滚筒另一端的第二燃烧器,所述除尘设备包括第一负压罩、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第二负压罩、布袋除尘器,所述第一负压罩设于再生烘干滚筒的进料一端,所述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的吸气端连接至第一负压罩内,所述第一引风机的出气端连接至炉膛设有第一燃烧器的一端,第二引风机的出气端连接至原生烘干滚筒设有第二燃烧器的一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粉料添加装置,所述粉料添加装置包括粉料仓、粉料计量称,所述粉料仓经由粉料计量称连接至搅拌设备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51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