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0695.6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雪;陈绍云;戚励;张永春;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碳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市飞达捷能气体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00;B01D53/02;C01B3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通州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景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伴生 提纯 甲烷 二氧化碳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脱烃系统,用于去除油田伴生气中的重烃和水分,形成脱烃混合气;烃碳分离系统,所述烃碳分离系统的入口和脱烃系统的出口连通,用于将脱烃混合气分离,所述烃碳分离系统包括烃碳分离塔组和缓冲罐,所述烃碳分离塔组的底部出口与缓冲罐的入口连通,脱烃混合气进入所述烃碳分离塔组后,分离形成粗甲烷气体和粗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提纯系统,所述缓冲罐的出口与二氧化碳提纯系统的入口连通,所述二氧化碳提纯系统用于对所述粗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提纯处理,得到纯二氧化碳。该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回收甲烷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纯度高,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伴生气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在开采过程中,在油层间会出现伴随石油液体出现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含有大量的乙烷和碳氢重组分,有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氮、硫化氢等非烃类气体,一般极少含非饱和烃类气体。伴生气可用于制取液化石油气,也可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在回收伴生气中的甲烷成分的同时,回收其副产物二氧化碳,用于石油开采,其意义更大。
油田伴生气早期大都采用燃烧后排放的方式,但燃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燃烧后还会产生大量的CO2以及排放的甲烷,都会造成温室效应。
油田伴生气成分复杂,有的甲烷含量高,有的二氧化碳含量高。针对甲烷含量高的伴生气,一般采用直接压缩的方式,对甲烷和重烃进行分离,但是对于甲烷含量低的伴生气,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因此,很有必要针对甲烷含量低的油田伴生气,提供一种同时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以至少解决目前针对甲烷含量低的油田伴生气,还没有能同时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脱烃系统,用于去除油田伴生气中的重烃和水分,形成脱烃混合气;
烃碳分离系统,所述烃碳分离系统的入口和脱烃系统的出口连通,用于将脱烃混合气分离,所述烃碳分离系统包括烃碳分离塔组和缓冲罐,所述烃碳分离塔组的底部出口与缓冲罐的入口连通,脱烃混合气进入所述烃碳分离塔组后,分离形成粗甲烷气体和粗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提纯系统,所述缓冲罐的出口与二氧化碳提纯系统的入口连通,所述二氧化碳提纯系统用于对所述粗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提纯处理,得到纯二氧化碳。
在如上所述的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优选,所述脱烃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和脱烃塔组,所述冷却器的出口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和脱烃塔组的入口连通。
在如上所述的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优选,所述烃碳分离系统还包括第一稳压罐,所述第一稳压罐的入口和脱烃塔组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稳压罐的出口和烃碳分离塔组的入口连通,脱烃混合气先进入稳压罐后再进行烃碳分离。
在如上所述的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优选,所述二氧化碳提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第二稳压罐、吸附塔组、液化模块、精馏模块和二氧化碳储罐,经过烃碳分离后的粗二氧化碳经过压缩后进入到第二稳压罐内,第二稳压罐的出口与吸附塔组的入口连通,进一步除杂进入液化模块,液化模块的出口与精馏模块的入口连通,经过精馏后得到纯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储罐内储存。
在如上所述的油田伴生气提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系统,优选,所述烃碳分离系统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入口和所述烃碳分离塔组的底部出口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出口和所述缓冲罐的入口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于对烃碳分离塔组吸附的二氧化碳进行真空解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碳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市飞达捷能气体分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碳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市飞达捷能气体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0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韧性CPP薄膜
- 下一篇: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水冷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