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给排水工程用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2525.1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李阳阳;行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帆 |
主分类号: | E02B7/26 | 分类号: | E02B7/26;E02B7/36;E02B8/02;E02F3/88;B08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普鸿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22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工程 闸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排水工程用闸门,包括第一支撑体和闸门主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安装有轴承,且螺纹杆的另一侧安装有移动块。该给排水工程用闸门,与现有的普通给排水工程用闸门相比,当闸门主体升起进行给排水时,过滤网板通过移动轮在滑槽中滑动,不会随着闸门主体一起上升,过滤网板将水中的垃圾进行阻拦,防止垃圾随水流一起排出,对环境造成污染,排水工作结束后,启动收束电机,收束电机会将缆绳通过固定在三角架定滑轮收起,缆绳会带动过滤网板上升,方便人工对过滤网板上的垃圾进行清理,防止下一次排水造成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给排水工程用闸门。
背景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工科学科中的一种,简称给排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般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简称给排水。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是水的一个社会循环的问题。给水:一所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每天从江河湖泊中抽取自然水后,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水净化为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网,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排水:一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把我们生产、生活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的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这个取水、处理、输送、再处理、然后排放的过程就是给水排水工程要研究的主要内容,闸门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飘浮物等,闸门在给排水工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给排水用闸门结构简单,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并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水压的作用,闸门整体会在水中发生偏移,甚至有发生崩塌的危险。
如申请号为201820667117.9的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给排水工程用闸门,该给排水工程用闸门,通过安装门框、拦水门板、滑槽、限位弹簧、密封板、控制装置、控制箱、升降电机、转杆、轴承、绕线筒和钢索的配合,升降电机启动后,转杆带动绕线筒转动,以此实现对钢索的放线或收线操作,从而实现拦水门板的拦水或放水作用,相比传统的闸门,该闸门在使用时更加方便高效,通过双轴电机的驱动,使给排水的效率更高,但是在排水时,水流中可能会携带各种各样的固体垃圾,固体垃圾随水流一起排放,会对下流河道造成严重的污染。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给排水工程用闸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工程用闸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排水工程用闸门,包括第一支撑体和闸门主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安装有轴承,且螺纹杆的另一侧安装有移动块,所述闸门主体安装于移动块的一端,所述闸门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闸门主体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内表面安装有收束电机,且收束电机的一端安装有缆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三角架,且三角架的一端安装有定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外表面下方安装有防水箱,且防水箱的内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安装有蛟龙杆,且蛟龙杆的一端设置有清淤泵。
进一步的,所述清淤泵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淤泥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外表面中部安装有横杆,且横杆的一侧安装有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帆,未经杨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2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锻管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增大换热面积换热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