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3012.2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8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东;罗啸川;王勇;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粤东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235 | 分类号: | F16L1/235;F16L1/20;F16L1/24;F16L1/12;B66D1/6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51029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管道牵引装置,包括双排钢板桩用于成型浅滩段的部分基槽,基槽用于设置管道,基槽中具有水,管道漂浮在水面,双排钢板桩顶部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上锚固有卷扬机,双排钢板桩内侧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支挡组件,支挡组件沿双排钢板桩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支挡组件包括上下支挡,上下支挡之间连接有围檩,围檩沿双排钢板桩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两侧的围檩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横撑,横撑沿双排钢板桩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卷扬机出绳口处的横撑上设有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卷扬机牵引漂浮的管道,利用导向装置对卷扬机的牵引进行导向,利用横撑对拉支护双排钢板桩,加强双排钢板桩结构稳定性,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管道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道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临海的工业园区项目拥有海洋放流管等配套辅助设施工程,海洋放流管由陆域引入海域,并由海域的浅滩段引致深海段,海域内的海洋放流管多为海底埋设的钢管,海底埋设钢管一般采用船舶作业,开挖基槽,基槽中垫层抛填,基槽中架设钢管管道,基槽分层回填。但是浅滩段水深一般在5m以内,其部分表面为波浪破碎区,由于浅滩段及波浪破碎区施工受海况和水深影响,施工船舶无法作业,导致无法利用船舶拖运钢管进行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浅滩段水深较低,浅滩段海底埋设管道作业无法利用船舶拖运管道进行施工的问题,提供一种管道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道牵引装置,包括双排钢板桩,所述双排钢板桩用于成型浅滩段的部分基槽,所述基槽用于设置管道,所述基槽中具有水,所述管道漂浮在水面,所述双排钢板桩顶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锚固有卷扬机,所述双排钢板桩内侧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支挡组件,所述支挡组件沿所述双排钢板桩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支挡组件包括上下支挡,上下所述支挡之间连接有围檩,所述围檩沿所述双排钢板桩长度方向连续设置,两侧的所述围檩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横撑,所述横撑沿所述双排钢板桩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卷扬机出绳口处的所述横撑上设有导向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管道牵引装置,利用所述双排钢板桩在浅滩段成型所述基槽,在所述基槽中利用水运运输所述管道,利用所述卷扬机牵引漂浮的所述管道,由于所述卷扬机在所述双排钢板桩上方,高于所述管道顶标高,因而利用导向装置对所述卷扬机的牵引进行导向,便于连接所述管道,利用所述横撑对拉支护所述双排钢板桩,加强所述双排钢板桩结构稳定性,更好的支持所述卷扬机作业,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为连接于所述横撑底部的定滑轮,或者为转动套设于所述横撑的滚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下所述支挡均为牛腿结构,且焊接连接于所述双排钢板桩。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围檩为工字钢结构、槽钢结构或者方钢管结构,且焊接连接于上下所述支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横撑为工字钢结构、槽钢结构、方钢管结构或者圆钢管结构,且焊接连接于所述围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撑沿所述双排钢板桩长度方向间距8m-10m布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撑等间距布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工作台包括两个门架,每个所述门架内具有斜撑,每个所述门架焊接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双排钢板桩,两个所述门架之间通过横杆和斜杆焊接连接形成门架座,所述卷扬机焊接连接于所述门架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部分所述基槽旁侧设有施工便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卷扬机的缆绳通过钢丝绳或者尼龙绳进行接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粤东分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粤东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3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腔管绝热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低空间占用的太阳能加高温热泵供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