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74745.8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79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德;章蔷;田文凤;许玲;徐欣;尹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10;E02B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张雁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流向 渗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包括坝体基础,所述坝体基础的两内侧壁之间可组装式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强化水体净化能力的渗透填料模块,所述渗透填料模块的外围包裹硬质不透水外壳,所述外壳的迎水面设为平面侧,背水面设为曲面侧,所述渗透填料模块的中间间隙上卡接有用于控制生态沟渠内水位的水位挡板,且渗透填料模块的进水处开设有过滤口。本实用新型可将生态沟渠中的大型污染物拦截在坝前,有效防止污染物对下游造成污染,还能够有效控制生态沟渠内部水位,增强水体净化效果,改善生态沟渠未处理的污染物流失和季节性存水等问题,具有使用维护成本低、稳定性高以及实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
背景技术
生态沟渠兼具溪流和湿地的特征,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分解农田流失的有机物,实现净化水质和拦截污染物,是缓和农田污染的常用办法,在治理农村环境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生态沟渠具有复杂的生态系统而且系统中的动植物持续生长更替,这会产生大量的枯叶残枝以及无法分解的大颗粒有机物。未经拦截进入后方水体,将产生新的污染;另外,部分生态沟渠有季节性存水情况,干旱与有水状态交替亦会对沟渠系统的生态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本申请提出在生态沟渠尾端构建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易于产生新的污染且生态稳定性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包括坝体基础,所述坝体基础的两内侧壁之间组装式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强化水体净化能力的渗透填料模块,所述渗透填料模块的外围包裹硬质不透水外壳,所述外壳的迎水面设为平面侧,背水面设为曲面侧,所述渗透填料模块的中间间隙上卡接有用于控制生态沟渠内水位的水位挡板,且渗透填料模块的进水处开设有过滤口。
优选的,所述平面侧的内部填充有石灰石,粒径范围为3-6mm。
优选的,所述曲面侧的上半部分呈圆弧状,下半部分水平垂直,且曲面侧的内部填充有粉煤灰陶粒,粒径范围为3-6mm。
优选的,所述水位挡板采用柔性不透水材质制成,且水位挡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纳多余部分的收纳转轴。
优选的,所述坝体基础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水位挡板升降的驱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态沟渠与下游水体之间设置具有拦截净化功能的渗透填料模块,可将生态沟渠水中的大型污染物拦截在坝前,利于人员维护,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污染物对下游造成污染,增强了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渗透填料模块的中间间隙上卡接尽可能贴合的水位挡板,水位到达设定值前持续蓄水,当水位到达设定值后,通过过滤口流入并翻过水位挡板从曲面侧底部排出,从而能够有效控制生态沟渠内部水位,增强水体净化效果和稳定性,改善生态沟渠未处理的污染物流失和季节性存水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坝体基础之间可组装式安装若干个渗透填料模块,当某个渗透填料模块堵塞时,可单独拆卸放入水中涮洗后重复利用,便于维护且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垂直流向的渗透坝中渗透填料模块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74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