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回转式氮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23584573.2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15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涛;陈星文;张建明;闫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锦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4 | 分类号: | C23C8/24 |
代理公司: | 山东誉丰合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84 | 代理人: | 吴乃美 |
地址: | 75360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回转 氮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回转式氮化炉,包括炉体,炉体设有夹套,夹套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与加热器连接;炉体的一端为炉头,炉头与预热器连接,预热器为双层结构,预热器的内侧壁设有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与余热管连接,余热管与夹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炉体夹套中原本散发掉的热量重新利用,将预热器中的电石加热,电石进入炉体内部后的温度波动较小,同时氮水分配器可以更好地控制氮气的流速,减少氮气流速的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回转式氮化炉。
背景技术
石灰氮作为基础化学原料,其生产方法通常采用碳化钙(电石)和氮气在1000℃左右的高温下的氮化炉内反应来制造石灰氮。从生产设备来看,国内石灰氮生产主要有沉降炉与转炉之区别。从设备投资来看,两种方法相当。从环保角度来衡量,转炉优于沉降炉,但转炉的操作技术要求严格。
目前,国内生产石灰氮主要有三种炉型:固定炉、沉降炉、回转炉。固定炉在我国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技术比较成熟,但其缺点是间歇生产(一个生产周期为34-36小时),产品总氮含量为20%--23%。采用沉降炉法连续生产石灰氮,产品质量较高,总氮含量为24%左右,且质量均匀稳定。且工艺控制较简单,大修周期长。回转炉在我国近几年才采用,其连续生产性比较高,工艺流程合理。
专利CN 105154814 B公开了一种回转氮化炉,包括回转氮化炉炉体、安装在炉头的送料装置、炉体反应段的氮气输入装置,送料装置采用螺旋输送机,氮气输入装置利用回转氮化炉保温段对进入反应段的氮气进行加热。但是氮化炉的炉体表面的热量会直接散发掉,不能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回转式氮化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回转式氮化炉,包括炉体,炉体设有夹套,夹套内设有加热管,加热管与加热器连接;炉体的一端为炉头,炉头与预热器连接,预热器为双层结构,预热器的内侧壁设有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与余热管连接,余热管与夹套连接;炉头的外部设有第一轮带;炉体的另一端的外部设有第二轮带,第一轮带与第二轮带之间设有传动齿轮;与炉头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炉尾筛,炉尾筛与氮水分配器连接;炉体的内部设有氮气布料管,氮气布料管与氮水分配器连接。
原料电石进入预热器,预热器利用炉体夹套中原本散发掉的热量将电石预热至700-800℃,电石预热后进入炉体内部与氮气反应。反应完成后物料成品进入到炉尾筛,进行筛分,将成品进行大小分类。第一轮带、第二轮带起到支撑、传动、回转的作用。弹簧板起到自动调整的作用,减少轮带的位移,有利于保持炉体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轮带设有齿轮防护罩,第二轮带也设有齿轮防护罩,齿轮防护罩通过切向设置的弹簧板与炉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余热管设有风机。风机可以有效地将热量抽取到预热器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轮带、第二轮带和传动齿轮均与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氮气布料管上设有若干小孔。氮气可以从小孔中均匀地逸出,使氮气的流速波动减小。
通过在炉体的夹套上设置余热管,夹套中原本浪费的热量会沿着余热管进入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将热量与预热器中的电石进行热量交换,电石预热后进入炉体内部,与氮气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锦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宁夏锦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584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伞专用无刷电机
- 下一篇:风电变桨驱动器的陀螺仪测速传感器标定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