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80002238.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6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虎;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H01M10/0587;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丽;刘芳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极 锂离子电池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功能层和第一安全涂层;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包括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第一涂覆区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全涂层;所述第二涂覆区上设置有所述功能层,且所述功能层在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二安全涂层和正极活性层。本申请提供的正极片,通过在正极集流体表面设置第一安全涂层,可有效阻止正极集流体与负极活性层接触,增加针刺过程中的短路内阻,阻止温度上升,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穿刺通过率。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3月2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310733.5、申请名称为“一种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和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其理想的供电装置,与此同时,也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锂离子电池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叠片工艺和卷绕工艺,其中,卷绕工艺是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以卷绕的方式制备得到电芯,因此由卷绕工艺制备得到的电芯也称为卷芯,在制备得到卷芯后即可经封装、注液等工序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
一般的卷芯采用正极片收尾,即卷芯最外层为正极集流体,当卷芯在高SOC下发生穿刺情况时,其内部易发生短路,容易造成冒烟、起火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通过卷绕工艺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穿刺通过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极片,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穿刺通过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功能层和第一安全涂层;
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包括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第一涂覆区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全涂层;所述第二涂覆区上设置有所述功能层,且所述功能层在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二安全涂层和正极活性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极片,由于正极集流体与负极活性层的接触是造成锂离子电池起火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申请在裸露的正极集流体表面设置第一安全涂层,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穿刺通过率,例如,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正极集流体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包括第一涂覆区和第二涂覆区,所述第一涂覆区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全涂层102,第二涂覆区上设置有功能层,且所述功能层在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二安全涂层103和正极活性层104,即第二安全涂层103设置在正极集流体10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涂覆区,正极活性层104设置在第二安全涂层远离正极集流体101的表面。本申请提供的正极片,通过在正极集流体表面设置第一安全涂层,可有效阻止正极集流体与负极活性层接触,增加针刺过程中的短路内阻,阻止温度上升,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穿刺通过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80002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增增强子及其应用
- 下一篇:口腔正畸无翼多用途自锁托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