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05327.7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7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熊大鹏;李涛;胡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21/32;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智恒博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79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20131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存储 方法 装置 系统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数据存储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取到的多个存储数据,对多个存储数据进行排序;根据多个存储数据的总长度生成分割对照数据段,分割对照数据段的长度等于多个存储数据的总长度,分割对照数据段包括静止数据段与替换数据段;根据替换数据段的长度对多个存储数据进行分割,得到静态子数据和动态子数据;随机调换任意两个动态子数据;根据调换规则生成恢复密码本以及将恢复密码本存储至物理隔离保密区,将存储数据存储于一般存储区。本申请公开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对存储数据进行分组的方式进行小范围加密,同时将恢复密码本在本地进行单独存储,用以实现数据存储的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信息安全或数据安全有对立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数据本身的安全,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如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双向强身份认证等,二是数据防护的安全,主要是采用现代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进行主动防护,如通过磁盘阵列、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安全是一种主动的保护措施,数据本身的安全必须基于可靠的加密算法与安全体系,主要是有对称算法与公开密钥密码体系两种。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更加注重数据本身的安全,目前常用的加密方式有云端存储加密,本地设立保密区和对数据进行整体加密等方式。云端存储加密存在账号密码泄露的潜在风险,例如目前出现的各种网盘泄露事故,本地设立保密区需要进行数据迁移,数据的迁入和迁出均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整体加密的方式在涉及到查看和编辑数据时,都需要对全部的数据解密才能够进行,处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再次加密,耗时较长,不适用于个人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对存储数据进行分组的方式进行小范围加密,同时将恢复密码本在本地进行单独存储,用以实现数据存储的高安全性。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响应于获取到的多个存储数据,对多个存储数据进行排序;
根据多个存储数据的总长度生成分割对照数据段,分割对照数据段的长度等于多个存储数据的总长度,分割对照数据段包括静止数据段与替换数据段;
根据替换数据段的长度对多个存储数据进行分割,得到静态子数据和动态子数据;
随机调换任意两个动态子数据;
根据调换规则生成恢复密码本;以及
将恢复密码本存储至物理隔离保密区,将存储数据存储于一般存储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割对照数据段分为多段,每段分割对照数据段均包括多个静止数据段与多个替换数据段;
存在至少两段相邻的分割对照数据段间存在空白区域;
分割对照数据段的段数大于等于存储数据的数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段分割对照数据段中的静止数据段中至少存在两个静止数据段的长度不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段分割对照数据段中的替换数据段中至少存在两个替换数据段的长度不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随机调换任意两个动态子数据前还包括比较两个动态子数据的存储长度;
当两个动态子数据的存储长度不等时,使用填充数据补充,使两个动态子数据的存储长度相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随机调换的多对动态子数据中,至少存在一对动态子数据的存储长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5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