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驱蚊水转印气敏性反应纹身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7200.9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芳;田悦昕;陆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B44C1/175;A61K8/73;A61K8/9789;A61Q1/02;A61Q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王亚琳 |
地址: | 5102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驱蚊水转印气敏性 反应 纹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贴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驱蚊水转印气敏性反应纹身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声化学法将中药材活性挥发成分纳米微囊化,然后将微囊化的驱蚊中药挥发性提取成分做为功能层制备成为驱蚊水转印气敏性反应纹身贴。本发明使用驱蚊中药组合提取物为驱蚊剂,符合人们追求安全天然植物成分蚊虫驱避剂的要求,天然不刺激,无毒或低毒,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无污染;将中药材活性成分进行纳米微囊化,与气敏性反应纹身贴技术相结合,研制具有驱蚊功效,同时可供装饰身体使用的纹身贴。此外,本发明利用药安全、释药缓慢、使用便捷、造型美观、款式多样可提供选择,尤其适用儿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贴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驱蚊水转印气敏性反应纹身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进步,用纹身的方式来装饰自己的身体或表达自己的个性,成为年轻人对时尚的一种诉求。传统纹身技术可能会出现伤害性:一是制作纹身或洗纹身时采用激光或手术的方法,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可能出现伤口感染;二是皮肤在经过传统纹身后,将无法恢复到最初的完好状态。近年来流行的纹身贴纸弥补了传统纹身的不足,使用方便,无创无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更换图案,因此备受年轻人的青睐。此类产品如果在美观的同时能具有一定的功效性(比如驱蚊),其市场前景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市面上驱蚊类产品十分丰富,第一类是蚊香,包括传统的盘式蚊香、电蚊香片和液体蚊香;第二类是气雾杀虫剂;第三类是驱避剂,如风油精、驱蚊花露水、蚊不叮等;第四类是电子产品,如电蚊拍、灭蚊灯等;最后是蚊帐以及更多具备环保、健康、高科技因素的新灭蚊产品。然而这些驱蚊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解决。消费者目前采购时首先看重的是产品的安全性,其次是关注产品效果。由此可见,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相对安全的植物源驱蚊止痒类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现有技术中有关纹身贴的记载较多,如中国专利ZL201910969207.2公开了一种水转印纹身贴纸及其制备及使用方法,此专利详细论述了水转印纹身贴的制备流程,使用方法简单,且上色染料无毒环保。但作为纹身贴使用,仅仅起到装饰作用,并没有相关的驱蚊功能性。中国专利ZL202010200331.5公开了一种气敏式纹身贴纸,该专利主要通过其进气面朝内地贴附在物体之上,感测物体本身的味道,作为如疾病监测的工具,因此只能作为工具使用,但是并没有相关的驱蚊功能。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纹身伤害性大且不能满足所有年龄段人群使用、装饰性与功能性不能同时满足、驱蚊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驱蚊水转印气敏性反应纹身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中药驱蚊水转印气敏性反应纹身贴设置气敏性反应层,并采用纳米微囊包裹药物,纹身贴与皮肤接触后发生反应并缓慢释放药物,从而有效保证纹身贴效果稳定,延长驱蚊功效时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驱蚊水转印气敏性反应纹身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中药材组分分别进行微波萃取,得到挥发性成分后按比例混合,得到中药材挥发性成分;
S2、将步骤S1制得的中药材挥发性成分与巯基壳聚糖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得到上层为未反应的中药挥发性成分、中层为微胶囊悬浮液、下层为未反应的巯基壳聚糖的混合溶液;
S3、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溶液采用移液器进行分离,得到中层微胶囊悬浮液后冷冻干燥,制得微胶囊冻干粉;
S4、利用喷墨印刷转印技术将京尼平或京尼平苷酸试剂在聚乙烯醇薄膜表面上印制设计图案,烘干,将步骤S3制得的微胶囊冻干粉与胶黏剂按比例混合,均匀涂于设计图案表面,晾干后,贴上保护膜,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驱蚊水转印气敏性反应纹身贴的制备方法步骤S1中的中药材组分为薄荷、野艾蒿、陈皮、艾叶、丁香、马鞭草、石菖蒲、迷迭香和罗勒,每种中药材组分的质量用量均为30-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7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无缝墙布平板热压装置
- 下一篇:电梯导轨安装辅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