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屏应用的手动抽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14211.X | 申请日: | 202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6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文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3;F16M11/04;F16M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杜娇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应用 手动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的柔性屏应用的手动抽拉机构,包括双边对称分布的抽拉单元,所述抽拉单元之间设有连接轴实现同步,所述抽拉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齿条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有第一屏下连接板及第二屏下连接板,所述连接轴两端设有齿轮,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齿条座之间设有大齿轮,所述齿条座上设有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座上设有实现按键功能的锁钩及滑槽,所述锁钩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实现手动开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话机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手机设计技术,具体涉及柔性屏应用的手动抽拉机构。
背景技术
柔性屏幕(OLED)与传统背光源屏幕(LCD)相比,柔性屏幕可以自发光,通过自发光可以实现极佳的图像质量,显色自然且没有蓝光的危害;屏幕可以灵活运用,可弯曲、折叠;柔性轻薄、不发热、手感舒适,可创造出柔性屏、曲面屏、折叠屏等多种屏幕形态,符合手机发展需求。未来,柔性屏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还可用于多种柔性屏电子终端产品,如:平板、显示器及智能穿戴设备等。
柔性屏一般由多层高分子材料及OCA光学胶组成,而多层显示材料组成的完整的柔性显示屏,其叠构上形成了多中性层,由于多层堆叠的关系,柔性显示屏的不同叠层会出现弹性变化等因素,其运动轨迹必然是不规则的,柔性屏幕在机上应用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考验在于:在反复多次的拉伸压缩之后,屏幕是否还能保持无折痕、无损坏;手机内部的电路板和元器件是否能经得住折叠弯曲等。
要实现柔性屏折叠功能,其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连接轴设计亦是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还有加工良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也急需解决,而柔性屏的打开方式除了外折及内折外,抽拉式的展开方式也是其中之一。
为了满足结构简化,降低工业化难度,使其工业化生产的成本降低,则需要考虑简化设计来实现不同环节的合理化加工,因此需要将整个执行抽拉的运动机构独立出来。另外,考虑到终端的应用难度,比如空间利用,能耗控制等等因素,通过按键控制终端伸缩为最佳选择,这需要纯粹的机械结构来实现。
基于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综合考虑使用效果的优化,采用手动抽拉的设计方案来实现其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柔性屏应用的手动抽拉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柔性屏应用的手动抽拉机构,包括双边对称分布的抽拉单元,所述抽拉单元之间设有连接轴实现同步,所述抽拉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齿条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有第一屏下连接板及第二屏下连接板;
所述连接轴两端设有齿轮,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齿条座之间设有大齿轮,所述齿条座上设有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所述齿条座上设有实现按键功能的锁钩及滑槽,所述锁钩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实现手动开合控制。
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二固定座内设有设有卷簧,所述卷簧提供扭力与所述大齿轮驱动连接。
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二固定座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提供扭力与所述大齿轮驱动连接。
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二固定座内设有盘簧,所述盘簧提供扭力与所述大齿轮驱动连接。
优选方案之一,包括第三固定座及第二大齿轮,所述第三固定座通过扭簧、卷簧或盘簧之一提供驱动力,所述齿条座包括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啮合第二大齿轮实现回收功能。
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固定座一侧设有主轴,所述第一屏下连接板一侧设有机壳,所述第一屏下连接板上设有纵向滑块,所述机壳上设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块在所述纵向滑槽内滑动实现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4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