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生产用覆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15979.9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5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津津;郭双;胡婵娟;王震;王冶;代禄梅;李同彪;曾磊;李铮;张震;张迅晗;李小秀;赵亚鲜;张志琳;余海梅;黄鸿;吴金蓉;王佳浩;李博;李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B41/14 | 分类号: | B65B41/14;B65B41/12;B65B61/06;B65B25/00;B65B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崔卫琴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生产 用覆膜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食品生产用覆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设备包括覆膜箱和位于覆膜箱内的放卷装置和切割机构,放卷装置包括放卷辊、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驱动组件;覆膜箱内设置有加工槽;本发明通过放卷装置中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的设置,能实现对于保护膜的连续上料,使得保护膜无需人工反复将其牵出,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由于第一夹持机构的滑动,使得切割机构对于料卷进行切割时无需留下边料,能实现对于料卷的完整切割,减少了保护膜的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食品生产用覆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覆膜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防止生物、化学、物理等外来因素对于食品的损害,同时它也具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方便食品的食用,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212638156U中提到一种包装式食品的覆膜设备,其食品一般会顺着传送带被送至覆膜设备出,在此过程中膜料是通过一个卷筒不断放料而出,在每次对于食品进行覆膜时,需要将膜料从卷筒中牵出,通过覆膜设备将牵出的保护膜下压或者通过举升食品与保护膜接触的方式,将事先准备好的保护膜包裹在需要覆膜的食品的外侧,使得保护膜能缠绕在食品的表面或者经过加热使膜皮受热自动缩小从而形成覆膜,在保护膜放料的过程中,通过手动牵出在对于保护膜切割的方式才能重新覆膜,但是此种方式效率较低,在连续操作时强度较大,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为了能连续不断的进行覆膜,提高效率,通过覆膜设备在切割保护膜都留下边料,通过收卷对于边料收卷,能实现无需人工牵出保护膜的步骤,此种方式虽然能提高对于食品的生产效率,但是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食品生产用覆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放卷装置中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的设置,能实现对于保护膜的连续上料,使得保护膜无需人工反复将其牵出,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由于第一夹持机构的滑动,使得切割机构对于料卷进行切割时无需留下边料,能实现对于料卷的完整切割,减少了保护膜的原材料的浪费。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品生产用覆膜装置,包括覆膜箱和位于覆膜箱内的放卷装置和切割机构,放卷装置包括放卷辊、用于固定料卷的第一夹持机构、用于牵出料卷的第二夹持机构和驱动组件;
覆膜箱内设置有加工槽;
放卷辊位于加工槽的其中一侧;
驱动组件位于加工槽上且远离放卷辊的一侧;
第二夹持机构能往复滑动的位于放卷辊和驱动组件之间,且第二夹持机构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第一夹持机构位于放卷辊的旁侧。
优选的,第一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夹持组件,两个第一夹持组件分别能调节的滑动的位于放卷辊的两端,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位移架、调节组件和两个第二夹持组件,位移架横跨于加工槽上且位移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位移架上设置有与其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滑轨,两个第二夹持组件呈镜像状态分别位于第一滑轨的两端,且两个第二夹持组件均能调节的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两个第一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与两个第二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相同,且两个第一夹持组件与两个第二夹持组件传动连接,调节组件位于位移架的下方,当位移架向放卷辊一侧滑动时调节组件带动两个第二夹持组件滑动至第一滑轨的边缘以避让两个第一夹持组件,当位移架向驱动组件滑动时调节组件带动两个第二夹持组件恢复至第一滑轨上的初始位置。
优选的,两个第二夹持组件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滑轮,两个第一夹持组件的顶部均设置有与第一滑轮相互匹配的导向件。
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两个第三滑轨,两个第二夹持组件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三滑轨滑动配合,两个第三滑轨呈镜像状态分别位于驱动组件的两侧,两个第三滑轨均包括用于带动第二夹持组件避让第一夹持组件的避让部和用于带动第二夹持爪返回值初始位置的复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5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