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化解堵体系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1439.1 | 申请日: | 202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蒲星宇;赵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2 | 分类号: | C09K8/52;C09K8/78 |
代理公司: | 合肥繁知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78 | 代理人: | 汪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化 体系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与油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酸化解堵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定解堵酸液的设计原则,步骤二:解堵酸液类型及浓度的选取,步骤三:计算溶蚀率;步骤四:酸液缓速能力的评价,步骤五:观察酸液抑制二次沉淀的能力。本发明中,多氢螯合酸配合暂堵剂的分流酸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多氢螯合酸配合超分子凝胶BSP分流剂的注入可有效减少酸液在高渗层的滤失,并极大地提高低渗岩心的动用率,提高酸液利用率,有效改善低渗岩心渗透率,筛选、开发了满足酸化解堵需求的铁离子稳定剂、防膨剂、缓蚀剂、助排剂等,结合配伍性实验构建了适用于非均质砂岩储层的多氢螯合酸配方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化解堵体系,具体涉及一种酸化解堵体系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油气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储量,其中又以非均质砂岩储层为主。无论是油田勘探开发早期,还是注水二次开发时期,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研究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当注水开发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尤为重要。我国大部分油藏,属于陆相沉积油藏,纵向非均质性强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在油田开发中,随着地下原油不断采出,原始地层能量逐渐降低,为提高原油采收率,需向地层人工注水补充能量。然而,油田注水开发时,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渗透率级差大,注入水会优先向高渗透区块不均匀推进,横向上形成舌进,纵向上单层突进,引起储层的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储层的非均质性加剧,导致油田见水时间过早。据统计我国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很多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生产平均含水已突破80%,而通过注水开发的原油产量占与总产量的90%。由于注水技术的限制、注入水质较差和储层非均质性等原因,长期的注水操作会导致油田注水井堵塞,因此需定期对注水井进行酸化解堵,提高非均质储层注水开发效率和采收率。
在对非均质储层进行酸化解堵作业时,注入的酸液沿最小阻力方向流动,总是优先流入高渗透层,而低渗透层布酸量较少,这就造成非均质储层酸化不均匀,未能有效开发低渗透层丰富的油气资源。于是需要明晰非均质储层渗流规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有效的分流技术,以分流转向为手段,有效解决非均质储层布酸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分析物性参数、流体性质及压差对非均质砂岩储层的渗流规律影响,研究不同化学材料的分流转向规律,进而合成了一种pH响应型的超分子凝胶BSP暂堵分流剂,研制了一套适度溶蚀的多氢螯合酸液体系。多氢螯合酸能抑制储层微粒运移伤害并保护岩石骨架,超分子BSP能够随pH变化自组成高黏度的凝胶网状结构和低黏液体状态,具有优异的暂堵转向效果,实现均匀布酸,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海上非均质砂岩储层的解堵液体系。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酸化解堵体系的制备方法,以有效解决发明人在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酸化解堵体系的制备方法,所述酸化解堵体系为解堵酸液,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定解堵酸液的设计原则,针对疏松砂岩储层酸化改造,常规酸液体系酸化后地层骨架易被破坏导致出砂,影响增产效果,且酸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氟化物、氟硅酸盐、氟铝酸盐等次生沉淀会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
步骤二:解堵酸液类型及浓度的选取,所述解堵酸液由酸液体积(ml):岩粉质量(g)=10:1组成,其中将岩粉和酸液加入反应釜后置于80℃油浴锅中溶蚀2小时;
步骤三:计算溶蚀率;
步骤四:酸液缓速能力的评价,酸岩反应速度过快,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将变短,因此需优选减缓反应速度、延长反应时间的酸液体系;
步骤五:观察酸液抑制二次沉淀的能力,HF会与储层中含有的碳酸盐、硅酸盐矿物发生反应,生成氟化物、氟硅酸盐沉淀堵塞地层,另外,随着pH的改变还可能出现氢氧化物沉淀,故含氟酸液与砂岩反应后二次沉淀可分为三类:氟化物沉淀;氟硅酸盐/氟铝酸盐沉淀;氢氧化物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1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