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浮选试验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3110.7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羽;赵强;李文涛;马钟琛;杨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14 | 分类号: | B03D1/1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郭蓓霏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浮选 试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浮选试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浮选装置、补气装置和补水装置;浮选装置至少设置有两套,浮选装置包括浮选管和气泡发生组件,浮选管设置有溢流口和补水口,补水口通过液体导管与补水装置相连接;气泡发生组件设置在浮选管底部,且气泡发生组件通过气体导管与补气装置相连接;同步浮选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系统完成。本发明实现了在单一因素批量试验中同步进行多组次试验以及浮选试验过程精准调控,避免试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减少了重复性操作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分离科学与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浮选试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物分离科学与工程领域,纯矿物浮选试验是解析矿物自身特性的直接试验方法,也是分析不同矿物之间分离可行性的最普遍技术手段。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可以探究药剂作用机理,为实际矿的浮选提供理论基础,指导实际矿的浮选发展方向。因此纯矿物的浮选试验的稳定、数据可靠性尤为重要。
纯矿物浮选试验一般在试验室中进行,通常借助挂槽式浮选机,采用人工手动刮出浮选产品的方式操作进行,在纯矿物浮选试验过程中,经常存在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浮选试验结果,比如判断试验进程的标准、技术人员操作手法、试验外部环境变化等等,同时,由于在批量进行平行条件试验时,仅对某一个变量进行梯度设定,其他因素进行保持不变,需要进行大量重复性的人工操作,费时费力。
现有技术意图通过对试验设备的改进寻求对上述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方案,比如中国专利CN210815743U公开了一种试验室纯矿物用浮选设备,借助增力搅拌装置和充气系统以较低成本简化了CN205966189U专利公开的纯矿物浮选设备,再比如,中国专利CN203648713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小浮选试验装置,通过并联两组小型浮选柱,直接观察并方面进行对比性试验。虽然这些相关专利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助于解决纯矿物试验的准确性问题,但由于其试验设备装置存在单台限制性和操作干扰性,在精细过程控制方面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上述相关专利无法从根本上克服人为因素对试验过程的影响以及平行条件下批次试验的准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浮选试验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目前现有浮选装置在进行对比试验时存在的误差大、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浮选试验系统,包括浮选装置、用于向所述浮选装置输送气体的补气装置和用于向所述浮选装置输送液体的补水装置;所述浮选装置至少设置有两套,浮选装置包括浮选管和气泡发生组件,所述浮选管设置有溢流口和补水口,所述补水口通过液体导管与补水装置相连接;所述气泡发生组件设置在浮选管底部,且所述气泡发生组件通过气体导管与补气装置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在于,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组互相独立的浮选装置形成了对比试验的基础机制,并通过设置补气、补水装置,使得操作者可通过对应装置控制补气、补水进程,一方面控制了浮选装置间的变量变化,另一方面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内容,将其转化为设备操作,保证了操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人工因素对试验结果的不良影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浮选管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为磁力搅拌器。搅拌组件可以保证在试验准备及试验过程中,矿浆呈较为稳定的悬浊液状态,避免因矿浆状态的变化对试验结果产生的误差,同时搅拌组件还可保证气泡发生组件产生气泡的均匀性,进一步减小误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组件、蠕动泵和液体流量计,所述蠕动泵和液体流量计的设置数量与浮选装置数量相同,每一个蠕动泵控制一套浮选装置与储水组件之间的液体输送,每一个液体流量计用于测量一套浮选装置与储水组件之间液体导管内液体的流量。本优选方案针对每套浮选装置均配备了对应的补水装置,从而实现对多个平行条件下的浮选试验过程的精准调控,保证对比试验变量的有效控制,避免试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3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