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AC设备静音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9386.6 | 申请日: | 2023-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9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时云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5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ac 设备 静音 状态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UAC设备静音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对通过UAC设备采集的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方式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对应的每帧音频数据;将每帧数据设置的预设数量的每一个采样点的幅值和预设的第一阈值依次进行比对,确定每一个采样点对应的当前帧是否为静音帧,以统计静音计数值或非静音计数值,第一阈值用于确定每一个采用点对应的当前帧是否为静音帧;以及根据静音计数值、非静音计数值和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当前帧处于静音状态或者处于非静音状态,第二阈值用于确定当前帧是否为静音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AC设备静音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实时音视频通讯会议中,用户发言时需要使用麦克风设备。现有的绝大多数麦克风设备上均会设置有控制按钮,通过该控制按钮可以执行控制静音、取消静音、增加音量、减小音量、开关机等操作。现有最常见的麦克风设备是USB接口的全向麦克风设备。全向麦克风设备是一种常见的UAC(USB Audio Class,USB音频类)设备。在实时音视频通讯会议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执行静音的操作和执行解除静音的操作。例如,用户发言时,需要解除静音;而用户不需要发言时,可以关闭静音,上述过程均需要对应用和设备之前的静音状态进行同步处理。
当用户从界面上执行静音/解除静音操作时,可以通过调用系统的接口直接进行操作,此时,麦克风设备会同步执行静音/解除静音操作,此时,应用的状态和设备的状态是同步的。但是,从设备上进行静音/解除静音操作时,需要应用去适配获取设备的静音/解除静音状态,然后将设备的静音/解除静音状态同步到应用界面上。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提供一种静音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步设备和应用之前的静音状态。
针对UAC设备,所采用的静音状态的同步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使用HID(Human Interface Device,人体学接口设备)规范,调用HidApi库,通过抓取报告描述符的方式以获取当前UAC设备的静音状态。使用HID规范的方式需要去查阅相关的报表描述符,由于不同设备的描述符所采用的格式可能不一致,需要调用并加载HidApi库,对各个设备逐一进行适配处理,这将使得获取当前UAC设备的静音状态的过程变得繁琐且耗时。
另一种方式是根据使用的麦克风设备厂商所提供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去适配设备,以获取当前UAC设备的静音状态。该方法需要不仅需要对各个设备依次进行适配处理,并且需要加载第三方库。当使用厂商提供的SDK进行适配处理时,需要逐个对厂商设备进行适配。在这个适配过程中,若存在多个不同的SDK,需要依次加载不同的SDK,并逐个对厂商设备进行适配,上述整个操作过程极其繁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基于现有的UAC设备静音状态的检测方法需要依赖第三方库或者需要逐一适配设的问题,提供一种UAC设备静音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AC设备静音状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通过UAC设备采集的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方式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对应的每帧音频数据;
将每帧数据设置的预设数量的每一个采样点的幅值和预设的第一阈值依次进行比对,确定每一个采样点对应的当前帧是否为静音帧,以统计静音计数值或非静音计数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确定每一个采用点对应的当前帧是否为静音帧;
根据所述静音计数值、所述非静音计数值和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当前帧处于静音状态或者处于非静音状态,所述第二阈值用于确定当前帧是否为静音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通过UAC设备采集的音频数据按照预设方式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对应的每帧音频数据,包括:
对通过UAC设备采集的音频数据,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回调对应的音频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时云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时云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9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