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及其制法与在制备暖黄光LED器件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0347.6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林;林冲;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H01L33/5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肖秉城;郭云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多 孔转光 材料 及其 制法 制备 暖黄光 led 器件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通式为[Zn2(dttd)2(pyan)]n,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参数所述化学通式中,组分dttd2-是刚性的稠杂环基羧酸H2dttd脱去2个质子所得,所述H2dttd结构如式Ⅰ所示;pyan是含富电子亚蒽基的有机组分,结构如式Ⅱ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不对称晶体结构单元中,包含晶体学独立的2个Zn2+离子、2个dttd2-和1个pyan组分;所述有机组分dttd2-和pyan均分别与Zn2+离子桥联配位,Zn1和Zn2分别与1个吡啶N原子和4个羧氧原子配位,并通过共享羧酸根COO-形成桨轮状双核簇[Zn2(CO2)4N2],这是一个6-连接的次级构造单元,配位模式如式III所示;式III中元素符号右侧数字标记表示单元中原子编号,数字右上角标#号为晶体学对称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空间结构中,桨轮状双核簇[Zn2(CO2)4N2]次级构造单元,与dttd2-和pyan组分通过共享配位原子,形成开放多孔的6-连接NaCl-型金属-有机框架,并进一步相互穿插形成多孔的三维结构材料;通过Platon程序计算,该多孔材料的空隙率为29.5%。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以H2dttd、pyan、Zn(NO3)2和HNO3作为原料,以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和溶剂混合形成反应体系,置于密闭容器中;所述原料H2dttd:pyan:Zn(NO3)2:HNO3的物质的量比为6:3:20:14~56;所述溶剂乙腈和水的体积比3~7:3~7;
(2)将反应体系置于室温下搅拌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温至110~150℃,反应2-4天,之后自然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条状晶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H2dttd:pyan:Zn(NO3)2:HNO3的物质的量比为6:3:20:2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体系中pyan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1.5mmol/L。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为140℃;所述干燥是指晶体用蒸馏水洗涤后,室温下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9.一种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采用权利要求4~8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在制备暖黄光LED器件中的应用。
10.一种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采用权利要求4~8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双核基多孔转光材料在制备复合荧光材料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03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