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喷油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7922.5 | 申请日: | 2023-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楼狄明;王童;张允华;房亮;赵瀛华;赵克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51/00 | 分类号: | F02M51/00;F02M45/00;F02D41/30;F02D4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金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喷油控制方法及系统,喷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当前发动机工况点和目标功率;S2、根据当前发动机工况点的工况参数计算当前喷油时刻T的撞壁能量因子;S3、判断发动机切换到目标功率是否产生撞壁油膜,若产生,则推迟喷油时刻,否则,使用单次早喷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喷油撞壁因子判断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工作时的缸内油气混合情况,合理准确切换喷油的工作模式,在保证排放满足RDE测试要求的同时,改善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喷油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至少两个动力源,一般其中一个动力源为发动机,另一个动力源为电池。车辆行驶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一部分来自于内燃机,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另一部分来自于动力电池,通过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混合动力汽车行驶过程中存在纯电驱动、纯内燃机驱动、行车充电和混合驱动等运行模式,由车辆控制器将整车需求功率分配到发动机和电池上。
确定发动机的目标功率值后,会由喷油控制模块进行喷油控制,一般,发动机喷油策略控制主要是基于Map图的查表差值法。但是,在启停等瞬态工况时,喷油量难以精确控制,导致出现实际道路排放升高的问题。
现有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发动机多次喷射的喷油策略,如公开号为CN11425118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主喷喷油方式,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对于柴油机运行工况难以协调可靠性和排放性能达到最优。公开号为CN11074842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瞬态喷射量的控制方法,但是天然气气体喷射撞击发动机缸内壁面后不会产生附壁油膜,对排放影响较小。
综上,现有技术并没有考虑到混合动力整车瞬态的喷油控制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喷油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国六RDE排放法规中,混合动力车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交通等情况,发动机工况切换过程中喷油不准确、燃烧不充分,导致排放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喷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当前发动机工况点和目标功率;
S2、根据当前发动机工况点的工况参数计算当前喷油时刻T的撞壁能量因子;
S3、判断发动机切换到目标功率是否产生撞壁油膜,若产生,则推迟喷油时刻,否则,使用单次早喷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撞壁能量因子Einj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air为当前发动机工况点对应的进气量;Cair为进气比热容;tair为当前发动机工况点对应的进气温度;minj为当前发动机工况点对应的燃油喷射量;Cfuel为燃油比热容;tfuel为当前燃油温度;mwall为当前发动机工况点对应的撞壁油膜量;tcylinder为当前混合气温度;twater为当前发动机冷却水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撞壁油膜量mwall是通过模拟计算确定的。
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为:获取预设置的阈值Edemand,若Einj≥Edemand,则产生撞壁油膜,推迟喷油时刻,否则,Einj<Edemand,使用单次早喷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7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