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控制连铸结晶器坯壳厚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8181.2 | 申请日: | 202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5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达;李俊;于亮涛;王强;谭学样;雷洲;王玉春;刘铭;张昭平;杨普庆;李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B22D11/055;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付丽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控制 结晶器 厚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控制连铸结晶器坯壳厚度的方法,控制结晶器一冷水的水温在40℃以下,控制结晶器一冷水进水压力在0.8MPa以上,控制结晶器铜管倒锥度波动在0.05%/m以内,设置结晶器一冷水的水量随拉速和中间包温度的增加而提高。发明通过控制结晶器一冷水进水温度、压力及铜管倒锥度,建立结晶器一次冷却专用模型,提高了结晶器一次冷却的均匀性,稳定了结晶器坯壳厚度,提升了铸坯质量。本发明中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有效解决连铸机出结晶器坯壳厚度不稳定问题,实现出结晶器坯壳厚度的稳定控制,提高铸坯表面质量。2、设计简单、使用方面,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控制连铸结晶器坯壳厚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结晶器是连铸机的心脏,是连铸机最关键的工艺设备。转炉冶炼、精炼处理后的钢水,经过钢包、中间包注入结晶器中,高温钢水遇结晶器铜管后凝固形成初生坯壳,初生坯壳通过结晶器一冷水冷却不断凝固长大。
目前,结晶器一冷水水量普遍采用固定水量进行控制,拉速低时结晶器一冷水水量大,一次冷却强度过大,结晶器初生坯壳强冷容易产生表面裂纹;拉速高时一冷水水量小,出结晶器坯壳厚度偏薄,容易导致鼓肚、脱方等质量缺陷。另外,由于受到结晶器一冷水进水温度、压力及铜管倒锥度、拉速、中间包温度波动等影响,铸坯凝固不均匀,出结晶器坯壳厚度不稳定,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加剧铸坯表面裂纹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控制连铸结晶器坯壳厚度的方法,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实现出结晶器坯壳厚度的稳定控制,提高铸坯表面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控制连铸结晶器坯壳厚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晶器一冷水的水温在40℃以下,控制结晶器一冷水进水压力在0.8MPa以上,控制结晶器铜管倒锥度波动在0.05%/m以内,设置结晶器一冷水的水量随拉速和中间包温度的增加而提高。
优选的,所述结晶器一冷水的水温控制在33~40℃,进水温度波动控制在2℃以内。
优选的,所述结晶器一冷水的水温在冬季控制在33~35℃,夏季控制在38~40℃。
优选的,所述结晶器一冷水的进水压力控制在0.85~0.87MPa。
优选的,所述结晶器一冷水的进水压力波动控制在0.02MPa以内。
优选的,所述结晶器铜管倒锥度控制在1.20~1.25%/m。
优选的,所述结晶器一冷水的水量与拉速和中间包温度满足式I所示关系:
Q=a×V+b+c×(T-1520) 式I;
式I中,Q为结晶器一冷水的水量,V为铸坯拉速,T为中间包温度,a为(Q最大-B)/V最大,Q最大为结晶器一冷水最大水量,V最大为最大铸坯拉速,b为结晶器一冷水最小水量,c的取值为5~10。
优选的,所述中间包温度T为1520~1560℃,中间包温度T1520℃时按照1520℃计算,中间包温度T1560℃时按照1560℃计算。
优选的,所述结晶器一冷水最小水量时结晶器一冷水的流速不低于8~10m/s,一冷水最大水量时结晶器一冷水水流速不高于12~14m/s。
优选的,所述坯壳的材质为含有铌、钒、钛和硼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钢种。
优选的,所述坯壳的牌号为Q355E、S355ML或C3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8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