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跨现有桥梁的钢混叠合梁临时支墩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9190.3 | 申请日: | 202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8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权;黄云;苏萧艺;农学战;赖华生;李根;覃露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临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有 桥梁 叠合 临时 | ||
一种上跨现有桥梁的钢混叠合梁临时支墩,支墩的若干纵列上立柱穿过已建桥梁分幅之间的间隔,上立柱上端设置若干水平的分配梁,分配梁上端面设置双拼工字钢,双拼工字钢上方用于支撑新建桥梁。本发明利用已建桥梁分幅之间的间隔,临时支墩的立柱从间隔中穿过,立柱上端设置的分配梁和双拼工字钢将新建桥梁支撑。本发明可适用于道路和建筑密集区域有限空间,改变了传统门式临时支墩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具有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建设周期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跨现有桥梁的钢混叠合梁临时支墩。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网络日益完善,密集的高架公路经常遇到上下交汇建设的情况。即上方新建桥梁跨越下方已建桥梁建设。传统中,上跨现有桥梁的临时支墩在现有桥梁的两侧设置支柱,支墩上设置若干纵梁和横梁,跨越在现有桥梁上方,形成支撑新建桥梁的门式临时支撑结构。例如现有技术中:1、平行上跨既有桥梁的箱梁支架设计与施工(《铁道建筑》2013年11月,作者:赵荣国;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指挥部);2、桥梁门式墩上跨既有铁路施工工艺(《山西交通科技》,2011年2月第一期,作者:丁国盛,中铁六局太原铁建有限公司)。3、研究上跨高速公路现浇桥梁施工技术(《绿色交通》,2018年第二期,作者:池海;贵州省铜仁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但是现有的跨越式临时支墩有如下缺点:1、两侧支柱需要占用一定的外侧空间,对于城市等道路建筑密集的区域,就有可能与周围建筑或道路产生干涉,增加施工方案复杂程度; 2、跨越式临时支墩纵梁横梁跨度大,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多,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跨现有桥梁的钢混叠合梁临时支墩,利用已建桥梁分幅之间的间隔,临时支墩的立柱从间隔中穿过,立柱上端设置的分配梁和双拼工字钢将新建桥梁支撑。本发明改变了传统门式临时支墩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具有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建设周期的优势,还可适用于道路和建筑密集区域临时支墩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跨现有桥梁的钢混叠合梁临时支墩,支墩的若干纵列上立柱穿过已建桥梁分幅之间的间隔,上立柱上端设置若干水平的分配梁,分配梁上端面设置双拼工字钢,双拼工字钢上方支撑新建桥梁的钢混叠合梁。
所述上立柱下端与下纵梁连接,下纵梁下端面由若干下横梁承载,下横梁两端与下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下立柱下端固结在条形基础内。
所述上立柱上端还通过顺桥向方向的上斜撑与分配梁连接。用于提高分配梁的稳定性。
所述下立柱下端还通过顺桥向方向的下斜撑与下纵梁连接。用于提高下立柱的稳定性。
所述下立柱相邻之间通过下横联连接。保证下立柱阵列的支架纵向、横向的稳定性。
所述临时支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编制临时性支墩专项施工方案,对支架结构进行工况组合验算,完善方案审批手续;整平已建桥梁桥底,放样支架基础坐标;开挖支架条形基础,对基底进行触探检测,确保基底承载力;
B、条形基础支模、浇筑混凝土,并预埋下钢管立柱的地脚螺栓;
C、利用小型起重设备对下立柱钢管进行安装,底部通过预埋地脚螺栓连接;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小于0.5%;
D、下立柱钢管采用型钢进行水平向连接,形成下横联,保证支架纵向、横向的稳定性;下钢管顶部设置双排工字钢形成下横梁;
E、在下横梁上部固定安装下纵梁,上部钢管立柱通过吊车利用已建桥面为平台安装,上钢管立柱的下端与下纵梁连接,上钢管立柱上端设置悬挑分配梁,并设置上斜撑增强架体的稳定性;
F、支架顶部设置两排双拼工字钢,平行于钢混叠合梁端头放置;顶部按标准设置安全防护;
最后对支墩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支架是否按设计进行施工;检查横向、纵向水平连接、斜撑焊缝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钢管桩垂直度、顶面标高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9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