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曝气组合式生物膜工艺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63352.0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津京;杨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翼(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华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1 | 代理人: | 蔡庆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曝气 组合式 生物膜 工艺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曝气组合式生物膜工艺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及固设在池体第一段的生化槽体;生物转盘,其设置在池体的上方,所述生物转盘的轴向上划分有缺氧段和好氧段;水力混合装置,沿着生物转盘的径向设置;流量管理系统,所述流量管理系统固定连接在生物转盘的外侧,有效解决分散式单门单户污水系统、村镇小型污水厂污水、城镇污水厂污水、工业废水等脱氮及提标改造的处理难点,在不增加电耗等运行成本的情况下对于需要提高脱除总氮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单套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脱氮的能力,无需额外施工,最大化降低项目建设难度,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污水脱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曝气组合式生物膜工艺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为一种零曝气组合式生物膜工艺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用来处理分散式单门单户污水系统、村镇小型污水厂污水、城镇污水厂污水、工业废水的有机碳的去除与脱氮难题。
一种零曝气组合式生物膜工艺污水处理系统将亲水性盘片、悬浮填料、水力混合装置、流量管理系统、中心转轴、驱动及减速装置、轴承集成在单座污水处理系统内。
系统从前往后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厌缺氧段,为悬浮填料组成的生物膜载体,最大限度增加第一段微生物种群数量,增强综合有机碳的去除与脱氮能力。
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设置流量管理系统,由导流筒、收集槽组成,导流筒固定在第一段(厌缺氧段)系统的钢构支撑件上随电机运转而转动,转动过程中导流筒在浸没于污水中时将污水舀起来,转至水面上时将污水倾倒至收集槽中自流至第二段好氧段。当原污水来水量大时,厌缺氧段水位增高,导流筒舀水量相应增多,反之减少。此过程可实现实时控制第一段厌缺氧段液位,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防止厌氧微生物过量繁殖,加大表层好氧微生物接触氧的时间,避免臭味滋生。
悬浮填料与污水的混合由特制的水力混合装置实现,水力混合装置安装在钢构支撑件上,动力来源于驱动电机。水力混合装置表面开孔,孔径大于悬浮填料的外径,水力混合装置随着电机旋转做0.5-5转/min的慢速旋转,确保池体内部流体呈流态,悬浮填料均匀分布在污水中与其充分接触。
现有生物膜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结合流量管理系统及水力混合装置。
现有技术只含有一种生物膜载体,同样的容积范围内微生物生长数量一定,脱氮效果有限,无法实现脱氮效值的进一步增大。
系统从前往后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厌缺氧段,为生物转盘组成的生物膜载体,主要去脱除有机碳及总氮。
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设置流量管理系统,由导流筒、收集槽组成,导流筒固定在第一段(厌缺氧段)系统的钢构支撑件上随电机运转而转动,转动过程中导流筒在浸没于污水中时将污水舀起来,转至水面上时将污水倾倒至收集槽中自留至第二段好氧段。当原污水来水量大时,厌缺氧段水位增高,导流筒舀水量相应增多,反之减少。此过程可实现实时控制第一段厌缺氧段液位,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防止厌氧微生物过量繁殖,加大表层好氧微生物接触氧的时间,避免臭味滋生。
水力混合装置安装在生物转盘钢构支撑件上,水力混合装置随着电机旋转做0.5-5转/min的慢速旋转,确保池体内部流体呈流态,污水与生物转盘充分接触实现污染物质的吸附转化。
现有生物膜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结合流量管理系统及水力混合装置。
现有技术只含有一种生物膜载体,同样的容积范围内微生物生长数量一定,脱氮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曝气组合式生物膜工艺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将生物转盘、悬浮填料、水力混合装置、流量管理系统等集成在单座污水处理系统内,出水总氮可直接达到国标要求的高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翼(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开翼(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63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