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机电缆分布式并行快速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2268.5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魏燕定;李镇耀;李孟科;黄秋宇;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4;G01R27/02;G01R1/04;G01R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分布式 并行 快速 检测 设备 | ||
1.一种全机电缆分布式并行快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控制箱(1)、若干个并行测试箱(2)和若干组本地控制组件,主控制箱(1)通过控制电缆(4)和一个并行测试箱(2)连接,相邻的两个并行测试箱(2)之间通过控制电缆(4)连接,各个并行测试箱(2)和各组本地控制组件之间通过控制电缆(4)择一连接,每组本地控制组件包括若干个本地控制模块(3),本地控制模块(3)与外部的机上电缆(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机电缆分布式并行快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箱(1)包括控制计算机(101)、通信板卡(102)、开关电源(103)、第一电缆插座(104)和电源插座(105);电源插座(105)的输入端外接市电,电源插座(105)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计算机(101)的一端和开关电源(103)的一端连接,控制计算机(101)的另一端经通信板卡(102)与第一电缆插座(104)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10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缆插座(10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缆插座(104)的输出端与并行测试箱(2)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机电缆分布式并行快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行测试箱(2)包括第二电缆插座(201)、若干个支路电缆插座(202)、第一电源模块(203)、第一通信模块(204)、第一微控制器(205)、第一驱动电路(206)、区域测量模块(207)、主通道切换开关(208)和第三电缆插座(209);主控制箱(1)中的第一电缆插座(104)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缆(4)与一个并行测试箱(2)中的第二电缆插座(20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缆插座(20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203)、第一通信模块(204)、主通道切换开关(208)、第三电缆插座(209)的输入端和若干个支路电缆插座(20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通信模块(204)依次经第一微控制器(205)和第一驱动电路(206)后与主通道切换开关(208)连接,第一通信模块(204)还分别与若干个支路电缆插座(202)的输入端连接,主通道切换开关(208)还分别通过控制电缆(4)与若干个支路电缆插座(202)的输入端、区域测量模块(207)的一端和第三电缆插座(209)的输入端连接,区域测量模块(207)的另一端与第一微控制器(205)之间连接,支路电缆插座(202)的输出端与本地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一个并行测试箱(2)中的第三电缆插座(209)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相邻的并行测试箱(2)中的第二电缆插座(201)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机电缆分布式并行快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地控制模块(3)包括第四电缆插座(301)、第二电源模块(302)、第二通信模块(303)、第二微控制器(304)、第二驱动电路(305)、支路通道切换开关(306)、电连接器(307)和第五电缆插座(308);第四电缆插座(301)的输入端通过控制电缆(4)与支路电缆插座(202)的输出端连接或与同一组本地控制组件中的上一个本地控制模块(3)中的第五电缆插座(308)的输出端连接,同一个本地控制模块(3)中的第四电缆插座(301)和第五电缆插座(308)之间通过控制电缆(4)连接,第四电缆插座(301)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缆(4)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302)、第二通信模块(303)的一端和支路通道切换开关(306)连接,第五电缆插座(308)的输入端通过控制电缆(4)分别与第二电源模块(302)、第二通信模块(303)的一端和支路通道切换开关(306)连接,第二通信模块(303)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二微控制器(304)和第二驱动电路(305)后与支路通道切换开关(306)连接,支路通道切换开关(306)还与电连接器(307)连接,电连接器(307)与机上电缆(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22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