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3275.7 | 申请日: | 2023-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薛豪武;薛海林;彭晓青;宋凯星;冯诚;商世明;严韶明;秦伟达;李艳云;李培军;高豪;马瑞宇;朱劲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30 | 分类号: | G02B3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李远思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3D显示装置。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隔垫层和光栅层,所述隔垫层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区域设置有遮光油墨层。该实施方式可有效改善3D显示装置的边缘漏光,从而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3D显示装置(或称为裸眼3D显示装置)的显示原理为利用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光栅层进行立体显示,通过将左眼和右眼的可视画面分开,使观看者看到3D影像。
其中,3D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和光栅层之间还设置有隔垫层,为了满足产品的光学设计要求,隔垫层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从而将光栅层与显示面板隔开一定的距离,以实现3D显示效果。
发明人发现,已有的3D显示装置存在边缘漏光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的3D显示装置而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隔垫层和光栅层,所述隔垫层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区域设置有遮光油墨层。
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所述隔垫层的长度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指向边缘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遮光层。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遮光油墨层的长度大于等于Dmin;Dmin=D1+D2;D1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隔垫层的边缘与显示面板的边缘之间的距离;D2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与所述遮光层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遮光油墨层的长度小于等于Dmax;Dmax=D1+D3;D1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隔垫层的边缘与显示面板的边缘之间的距离;D3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光栅层的远离所述隔垫层一侧的前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前框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指向中心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隔垫层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第一光学胶层粘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遮光油墨层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隔垫层为隔垫玻璃。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有效改善3D显示装置的边缘漏光,从而提升显示效果,且具有不影响显示区、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简单、可保证产品良率及不会对隔垫层与显示面板的贴合造成影响等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已有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3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