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5809.X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2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栗嘉祥;约翰·卡劳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嘉祥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30;F23L15/04;F23J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刘丽媛;邓珂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炉 节能 安全 风塔捕风器 | ||
1.一种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通烟囱(11)的换热管道(2)和设置于换热管道(2)上的捕风器本体(3)以及若干设置于换热管道(2)内部的换热鳍片(4),
所述捕风器本体(3)包括捕风器框架(31)、百叶(32)以及出风管(33),所述捕风器框架(31)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多个风口(311),所述百叶(32)的数量和风口(311)的数量相等,所述百叶(32)转动设置于所述风口(311)处,所述百叶(32)能够在风力驱动下向捕风器框架(31)内侧翻转;
所述换热管道(2)具有同轴设置的进风通道(5)和出风通道(8),该进风通道(5)用于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所述出风通道(8)用于排出火炉(1)烟囱(11)内的烟气;
所述换热鳍片(4)用于实现进风通道(5)内空气和出风通道(8)内空气的热量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2)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21)和外管(22),所述内管(21)和外管(22)之间形成进风通道(5),所述内管(21)的内腔形成出风通道(8),所述换热鳍片(4)部分位于进风通道(5)内、部分位于出风通道(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鳍片(4)成环形布设,多个所述换热鳍片(4)相交于一条直线,该直线和内管(21)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换热鳍片(4)首尾相接围成锯齿型的出风通道(8),所述换热鳍片(4)和外管(22)之间形成进风通道(5),所述出风通道(8)的上端固设有上封板,所述上封板上开设有上通孔,所述出风管(33)贯穿于上通孔和出风通道(8)连通;所述出风通道(8)的下端固设有下封板(9),所述下封板(9)上开设有下通孔,火炉(1)烟囱(11)贯穿于下通孔后和出风通道(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2)和火炉(1)烟囱(11)的连接处固设有分散盘(6),所述分散盘(6)沿内管(21)的径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32)采用耐热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风器框架(31)上设置有横梁(7),所述横梁(7)能够限制百叶(32)仅能向捕风器框架(31)内部翻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风器框架(31)设置为正多边形;所述风口(311)的数量与正多边形的边数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节能安全风塔捕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32)远离进风通道(5)的一侧和捕风器框架(31)通过合页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嘉祥,未经栗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58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煤机煤粉浓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皮肤感觉阈值的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