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跨境电商的大数据智能补货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5867.2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8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文;伍雄;贾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展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01 | 分类号: | G06Q30/0601;G06Q30/0202;G06Q30/0201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刘学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跨境电商 数据 智能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跨境电商的大数据智能补货处理方法。一种用于跨境电商的大数据智能补货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商品数据信息;S2:根据商品编码依次获取网站上关于商品的舆情信息数据,计算商品的舆情评分;S3:依次判断商品的舆情评分是否位于正常舆情评分范围内,对超过正常舆情评分范围上限的商品进行记录;S4:对进行记录的商品生成商品的舆情补货数量,根据商品的舆情补货数量生成商品的舆情补货清单。本发明通过特定时间段内对商品舆情进行监控,超过正常舆情评分上限的商品进行舆情动态补货处理,能够使得跨境电商时刻掌握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通过大数据对商品进行智能补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分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跨境电商的大数据智能补货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跨境电商在进行商品补货时,为了提高补货效率,通常使用软件生成的补货单进行补货,这种不依靠人工而是依靠软件系统生成补货单的补货方式叫做智能补货。在跨境电商运营中,商品是占据资金的很大一部分,能否合理地进行备货、补货,将直接影响到的商家的经营状况。当前的智能补货系统通过供应链数据和商品需求量预测来计算商品的补货量,当商品出现舆情导致商品需求量出现异常时,无法通过上述的智能补货系统对商品的补货量进行精确计算,影响跨境电商的整体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跨境电商的大数据智能补货处理方法,通过特定时间段内对商品舆情进行监控,超过正常舆情评分上限的商品进行舆情动态补货处理,通过大数据对商品进行智能补货,能够使得跨境电商时刻掌握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
一种用于跨境电商的大数据智能补货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商品数据信息,商品数据信息包括商品编码、商品名称、商品库存数量和商品基础补货数量;
S2:根据商品编码依次获取网站上关于商品的舆情信息数据,计算商品的舆情评分;
S3:依次判断商品的舆情评分是否位于正常舆情评分范围内,舆情评分位于正常舆情评分范围内和低于正常舆情评分范围下限的商品不进行舆情补货,对超过正常舆情评分范围上限的商品进行记录;
S4:对进行记录的商品生成商品的舆情补货数量,根据商品的舆情补货数量生成商品的舆情补货清单。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商品数据信息中的所有商品编码记为Un,n=1,2,3,…,N,N为商品数据中的所有商品编码总数;
S2.2:令k=1,k用于作为编号选择商品编码;
S2.3:选择商品编码Uk对应的商品名称,抓取网站上有关商品编码Uk对应商品名称的词条下特定时间内发布的所有博文的信息数据并获取博文的总数量,信息数据包括博文的文本信息、博文的浏览量、博文的点赞数量、博文的评论数量和博文的转发数量;
S2.4:根据所有博文的信息数据和博文的总数量计算商品编码Uk对应商品的舆情评分Fk,建立商品编码Uk与舆情评分Fk的一一映射;
S2.5:将k+1赋值给k,判断“k≤N”是否成立,若是“k≤N”成立,回到S2.3;若是“k≤N”不成立,进入S3。
进一步地,步骤S2.4中,根据所有博文的信息数据和博文的总数量计算商品编码Uk对应商品的舆情评分Fk包括如下步骤:
T1:根据所有博文的信息数据中的博文的浏览量、博文的点赞数量、博文的评论数量和博文的转发数量,计算商品博文的综合影响因子,特定时间内共发布n条博文,第i条博文的综合影响因子Qi的计算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展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展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5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