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发烟效果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7407.3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朔;项磊;刘华梅;陈晨辰;黄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发烟 效果 评估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无人机发烟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获取的地理信息还原地形地貌,基于获取的气象信息确定仿真气象;
根据模拟得到的飞行物行进方向确定目标遮蔽面积,基于预设飞行物种类确定发烟类型;
基于所述地形地貌、所述仿真气象及所述飞行物行进方向设置无人机飞行姿态;
根据所述发烟类型、所述目标遮蔽面积及所述无人机飞行姿态,模拟无人机发烟,估算发烟有效浓度和发烟有效厚度;
根据所述发烟有效浓度和所述发烟有效厚度,确定无人机发烟效果的评估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发烟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模拟得到的飞行物行进方向确定目标遮蔽面积包括:
获取由无人机模拟得到的飞行物位置和飞行物姿态信息;
基于所述飞行物位置和所述飞行物姿态信息,确定飞行物行进方向;
基于地物模型生成空间网格数据,确定所述空间网格数据与遥感影像的结合结果;
根据所述飞行物行进方向、所述结合结果及采集的烟幕保障区空间数据,确定目标遮蔽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发烟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飞行物种类确定发烟类型包括:
基于所述飞行物行进方向、预设导引方式及预设飞行物种类,确定发烟类型,所述发烟类型包括发烟材料、发烟形态及发烟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发烟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地形地貌、所述仿真气象及所述飞行物行进方向设置无人机飞行姿态包括:
基于所述地形地貌、所述仿真气象、所述飞行物行进方向及预设保障目标,设置无人机空间位置数据与无人机姿态数据;
基于所述地形地貌、所述仿真气象、所述飞行物行进方向、预设保障目标、所述无人机空间位置数据及所述无人机姿态数据,通过搭载发烟设备的无人机,确定无人机喷烟速度和无人机吊舱姿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发烟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烟类型、所述目标遮蔽面积及所述无人机飞行姿态,模拟无人机发烟,估算发烟有效浓度和发烟有效厚度包括:
基于预设烟幕扩散模型对平流项、外力项和扩散项进行求解,根据求解结果模拟烟幕扩散过程;
通过所述搭载发烟设备的无人机,基于所述发烟类型、所述无人机飞行姿态及所述烟幕扩散过程,确定烟幕扩散范围和烟幕浓度;
根据所述目标遮蔽面积、所述烟幕扩散范围及所述烟幕浓度,估算发烟有效浓度和发烟有效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发烟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烟有效浓度和所述发烟有效厚度,确定无人机发烟效果的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发烟有效浓度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对比结果,及所述发烟有效厚度与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对比结果,确定无人机发烟效果的评估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发烟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地理信息还原地形地貌,基于获取的气象信息确定仿真气象包括:
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提供的标准服务,加载渲染地理矢量数据、卫星影像、倾斜摄影建模及三维地物建模;
通过对加载渲染后的地理矢量数据、卫星影像、倾斜摄影建模及三维地物建模进行预处理,还原地形地貌;
对获取的气象信息的数据格式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气象信息与仿真系统进行融合,得到仿真气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74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