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8388.6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8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6 | 分类号: | H10K50/86;H10K59/121;H10K59/122;H10K7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晨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透光区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单元,且相邻两个第一像素单元之间具有透光孔,透光孔的孔壁具有吸光结构;显示区,位于透光区外围,且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显示区内第二像素单元的分布密度大于透光区内第一像素单元的分布密度。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对于显示面板包括的透光区,在相邻两个第一像素单元之间设置透光孔,以在保证显示面板全面屏显示的同时,光能够透过透光孔实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功能。由于透光孔的孔壁设置有吸光结构,从而能够减少光在透光孔的孔壁反射后产生杂散光的情况,以保证透光孔的透光效果,进而提高摄像模组摄像时影像的清晰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屏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不仅要求外观设计多样化,而且要求屏占比越高越好。全面屏技术,通过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设计,实现了大于90%的屏占比。
全面屏设计在机身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显示面积的最大化,使得显示效果更加惊艳。现有的基于全面屏的结构设计,为了安装摄像模组等器件,在显示基板的顶部设置了具有透光区的显示区,以便于在满足显示功能的同时,保证光能够透过透光区到达摄像模组。而透光区虽然实现了光的穿透,但是透光区的膜层结构对光的折射形成杂散光,不仅降低了光的透过率,还使得摄像模组摄像时造成影像模糊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能够保证显示面板全面屏显示的同时,提高屏下摄像模组摄像时影像的清晰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单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之间具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具有吸光结构;
显示区,位于所述透光区外围,且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显示区内第二像素单元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透光区内第一像素单元的分布密度。
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具有位于所述透光区的第一贯穿孔;
驱动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且具有位于所述透光区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孔壁具有第一子吸光结构,所述第一子吸光结构的表面至多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背离所述驱动层的一侧的孔边缘平齐;
发光层,位于所述驱动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具有位于所述透光区的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三贯穿孔的孔壁至多与所述第一子吸光结构的表面平齐;
功能膜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功能膜层具有位于所述透光区的第四贯穿孔,所述第四贯穿孔的孔壁具有第二子吸光结构,所述第二子吸光结构的表面至多与所述第三贯穿孔的孔壁平齐。
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功能膜层包括黑矩阵层,所述第一子吸光结构、所述第二子吸光结构与所述黑矩阵层同层制作。
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层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为黑色材料层,且所述平坦层与所述第一子吸光结构同层制作;或者所述发光层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为黑色材料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第一子吸光结构同层制作;
所述功能膜层包括黑矩阵层,所述第二子吸光结构与所述黑矩阵层同层制作。
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像素定义层形成有围绕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凸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8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