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泌体及外泌体RNA串联富集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3048.2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秦伟捷;张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06 | 分类号: | C12Q1/6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吴爱琴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泌体 rna 串联 富集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泌体及外泌体RNA串联富集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iOsubgt;2/subgt;微球与生物样本共同孵育以捕获生物样本中的外泌体,清洗去除非特异性吸附,得到表面附着有外泌体的TiOsubgt;2/subgt;微球;加入裂解/结合缓冲液,裂解外泌体使其释放内容物,继续孵育,使外泌体释放的RNA结合到TiOsubgt;2/subgt;上,清洗去除非特异性吸附,完成生物样本中exoRNA的富集,最后加入洗脱液将exoRNA洗脱下来,离心收集上清液即可。本发明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从外泌体富集,到exoRNA的释放,再到exoRNA的富集,整个过程仅需30min;同时裂解液中包含多种抑制RNase活性的成分,保证得到高质量exoRN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泌体及外泌体RNA串联富集鉴定方法,涉及生物技术及分析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核糖核酸(RNA)作为遗传信息的传递者,也是精准药物治疗中有吸引力的靶点。RNA包括编码蛋白的编码RNA(mRNA)和非编码RNA(ncRNA);ncRNA虽然不编码蛋白质,但调控着生理和发育进程,同时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调节因子;因此RNA也成为了潜在的疾病诊断标志物,为疑难杂症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外泌体是由大多数真核细胞分泌的纳米级(30-200nm)细胞外囊泡,包含可以在细胞之间传递和交联的蛋白质、RNA和DNA等生物分子;作为细胞间通信和信号转导的重要中介,在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外泌体RNA(exoRNA)种类分布不同于体液,其中仅有少量甚至没有核糖体RNA,但包含大量的mRNA和ncRNA(miRNA、lncRNA等)。由于外泌体的囊泡结构可以保护RNA免受体液中的酶降解,因此,外泌体中各类RNA的含量相对于体液RNA更稳定,浓度更高,它们的病理生理作用正在各种疾病中被解码。有研究表明,exoRNA能够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及肿瘤微环境,使得exoRNA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临床诊断分子标志物。获得质量好、完整性高的RNA是进行RNA下游相关分析和研究的前提。目前,RNA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乙醇沉淀法、基于苯酚、基于柱以及基于苯酚和柱组合的方法。这些方法存在提取时间长、步骤繁琐、成本高、有毒性等不足。发展快速、高效、经济绿色的RNA提取方法对于RNA的深度发掘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同时已有研究表明现有的分离方法在exoRNA产量、纯度和大小模式分布方面存在广泛差异,还会影响小RNA的组成比、miRNA的含量和数量等。由于外泌体生物来源样品量少,外泌体含量少,相应exoRNA丰度低,因此exoRNA研究的关键在于外泌体的高效快速富集及RNA的特异性分离富集。基于此,亟需发展新的富集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TiO2-磷酸基团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提供一种外泌体及外泌体exoRNA串联富集鉴定的新策略。
本发明通过将TiO2微球与生物样本共同孵育以捕获其中的外泌体,加入裂解/结合缓冲液裂解外泌体使其释放内容物;释放的RNA进一步结合到TiO2上,完成体液外泌体及exoRNA的串联富集,最终通过测序技术对富集的RNA进行解析。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地从生物样本中共同提取外泌体及exoRNA。
本发明所提供的外泌体及外泌体exoRNA串联富集鉴定方法(流程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将TiO2微球与生物样本共同孵育以捕获生物样本中的外泌体,清洗去除非特异性吸附,得到表面附着有外泌体的TiO2微球;
2)加入裂解/结合缓冲液裂解外泌体使其释放内容物,继续孵育,使外泌体释放的RNA结合到TiO2上,清洗去除非特异性吸附,完成生物样本中exoRNA的富集,最后加入洗脱液将RNA洗脱下来,离心收集上清液即可进行测序分析。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生物样本可为血液、尿液、羊水等包含外泌体的样本,具体可为血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3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