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7454.6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8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东;严萍;成文凭;臧宪坤;王珏;崔浩;石福江;付向东;王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73/02 | 分类号: | B29C73/02;B29C73/34;B29C73/26;B08B5/02;B08B3/0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江亚平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发射 身管长深细内膛中 绝缘 支撑 原位 修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包括:打磨平台,上有4个垫块,每个垫块之间具有间距可调的能力;打磨磨具,长度超过身管长度一半,磨具前端具有粗糙不同、间距可调的能力,满足两个绝缘支撑之间不同宽度需求;树脂输送装置采用挤压方式将修复树脂放置于绝缘支撑破损位置;电热长金属片用于固定和加热固化修复树脂;脱模剂便于修复树脂固化后,电热长金属片脱离修复树脂;脱模机将电热长金属片脱离修复树脂;空气压缩机和酒精用于清理内膛;电源提供脱模机脱模动力和加热电热长金属片。上述装置实现了长深细内膛中绝缘支撑局部破损的修复,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装置的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发射身管内膛绝缘支撑的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磁发射过程中,由于高脉冲电流产生的强电磁力推动发射体在电磁发射身管内膛获得极高加速度,从而获得较高初速。由于高脉冲电流会产生高温等离子体,对绝缘支撑产生烧蚀,绝缘支撑会受到损伤。同时发射体高速运动,对绝缘支撑产生高速气流冲刷,绝缘支撑也会产生损伤。绝缘支撑受到损伤后,会使发射精度受到影响,严重制约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绝缘支撑损坏部位进行修复,保证其发射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而电磁发射身管的孔径截面尺寸较小,约25mm-35mm,其绝缘支撑的修复具有较大难度,且现有常规方法无法实现,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装置实现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孔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装置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装置,包括:
打磨平台,在其平面上,呈直线放置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第三垫块、第四垫块,便于电磁发射身管固定;
打磨磨具,其长度为电磁发射身管长度一半以上,磨具前端部位具有一定粗糙度,其尺寸大小与电磁发射身管口径相匹配,内窥镜从电磁发射身管另外一端送入,可视化指导打磨磨具对第一绝缘支撑和第二绝缘支撑的具体损坏部位进行打磨;
树脂输送装置,其长度为电磁发射身管长度一半以上,将一定量的树脂放置于树脂输送装置前端,内窥镜从电磁发射身管另外一端送入,可视化指导修复树脂的涂抹工作。操作树脂挤出机构将树脂挤出,并涂抹于绝缘支撑破损位置;
第一电热长金属片一侧涂抹脱模剂,将涂抹脱模剂的一侧面向第一绝缘支撑放入内膛,使第一电热长金属片与第一绝缘支撑贴合并固定第一绝缘支撑表面的修复树脂;第二电热长金属片一侧涂抹脱模剂,将涂抹脱模剂的一侧面向第二绝缘支撑放入内膛,使第二电热长金属片与第二绝缘支撑贴合并固定第二绝缘支撑表面的修复树脂。
支撑装置放置于第一电热长金属片和第二电热长金属片之间用于增加第一电热长金属片与第一绝缘支撑之间以及第二电热长金属片与第二绝缘支撑之间的贴合力,进一步固定修复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孔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方法,对于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孔内膛中绝缘支撑的局部损坏部位进行修复,使用前述的电磁发射身管长深细孔内膛中绝缘支撑原位修复装置,并包括如下步骤:
S1:调整打磨平台的水平,测量电磁发射身管抱箍距离,并以此调整垫块距离,并将电磁发射身管放置于垫块上,将电磁发射身管进行固定;
S2:内窥镜从一端伸入到电磁发射身管内膛,可有效监测到磨损部位,打磨磨具从电磁发射身管另外一端伸入,并对破损进行打磨,完成打磨后,打磨磨具退出身管内膛;
S3:绝缘支撑破损位置打磨完成后,采用高压气体将碎屑吹出电磁发射身管内膛实现碎屑清除,同时采用酒精对打磨部位进行进一步擦拭,增加修复树脂与其结合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7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