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88673.6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6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王海鑫;吕宗祥;冯亚松;钟道旭;尹芝华;柏立森;陶景忠;刘伟;傅博文;蒋林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1/04;G01N1/08;G01N1/10;G01N1/22;G01D21/02;G01N30/70;G01N30/6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污染 因子 现场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气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水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土壤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多介质进样口、样品处理模块、多模块检测终端以及工控机;
所述大气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水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土壤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采用管道并联在多介质进样口的前端;所述多介质进样口、样品处理模块、多模块检测终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所述多模块检测终端采用数据线连接至工控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气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包括空气采样总管(1);所述空气采样总管(1)包括上管(101)、下管(102)、连接管(103)、固定支架(104)以及防尘帽(105);所述上管(101)、下管(102)、连接管(103)自上而下依次通过卡环(106)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04)一体成型于连接管(103)的底部;所述防尘帽(105)安装在上管(101)的顶部,防尘帽(105)的下方设有与上管(101)连通,用于向管内引入空气样品的窗口;
所述下管(102)的侧面设有一组取样口(107),取样口(107)通过管道连接至多介质进样口;下管(102)的内部设有加热丝,加热丝通过电源线(108)连接至外部电源;
所述连接管(103)的一侧开口,并通过软管与引风机(109)连接;连接管(103)的底部侧面开有一组废气排放口(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气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还包括气象六参数仪(14),所述气象六参数仪(14)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工控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为吹扫捕集装置(2);所述的吹扫捕集装置(2)包括吹扫捕集箱体(201)以及取样臂(202);所述吹扫捕集箱体(201)中设有一组恒温腔体(203),各恒温腔体(203)内放置有液体采样瓶或者空瓶;所述取样臂(202)上安装有进气针头和出气针头,所述进气针头位于取样臂(202)上部,出气针头位于取样臂(202)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介质污染因子采样模块采用一体化随钻探测装置(3);所述一体化随钻探测装置(3)由低扰动直推式钻机和薄膜界面探测模块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处理模块包括样品除水装置(5)和动态稀释仪(6),二者分别设置在多介质进样口与多模块检测终端之间的输送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模块检测终端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仪(7)、电子俘获检测器(8)、氨气分析仪(9)和气相质谱联用仪;所述火焰离子化检测仪(7)、电子俘获检测器(8)、氨气分析仪(9)和气相质谱联用仪相互并联连接在样品气体输送管道上,并分别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工控机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离子化检测仪(7)和电子俘获检测器(8)并联组合在一起,构成双检测器模块,并采用同一数据端口连接至工控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质谱联用仪包括超快速色谱分离装置(10)和质谱检测器(12);超快速色谱分离装置(10)通过钝化管道(11)连接至质谱检测器(12)的样品进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介质污染因子现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火焰光度检测器(13);所述超快速色谱分离装置(10)后端的钝化管道(11)出口,分别连接至质谱检测器(12)、火焰光度检测器(13)以及,火焰离子化检测仪(7)和电子俘获检测器(8)构成的双检测器模块中;所述火焰光度检测器(13)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工控机(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86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