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流程一贯制生产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0820.3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敬鑫;刘妍;王皓;刘恩泽;路璐;王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1D1/26;C21D11/00;C23C2/06;C23C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王冠宇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程 一贯制 生产 级别 汽车 产品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流程一贯制生产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的制造方法,根据生产实践建立了炼钢、热轧、酸轧、连退、镀锌工序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的生产控制标准,形成了1套从炼钢‑连铸‑热轧‑酸轧‑冷轧/镀锌高质量汽车外板生产产线各工序窄窗口工艺控制标准,可生产出表面质量等级为FD的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流程一贯制生产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钢铁先进企业如宝武、首钢等都将汽车板产品作为主要盈利拳头产品。生产合格的汽车外板,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上保证外板产品内部纯净度与外部高表面质量等级、优异的产品性能;而且需要在管理模式上采用扁平化机构设置,按照一贯制的管理模式开展多部门协同合作,快速响应外板生产各项管理工作。包钢全流程各工序生产线装备水平世界一流,为开发高钢级汽车钢奠定了基础,旨在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汽车板及家电板生产基地。汽车外板产品是汽车钢生产线的顶级产品,也是公司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产品,具备稳定生产汽车外板的能力体现着该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该产品对优化公司整体产品结构,实现自治区重大项目投资产线建设的产品定位、增加利润增长点,扩大产品的市场规模以及提升公司转型脱困升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其他钢铁企业如宝武、首钢、邯钢、涟钢等外板产品平均合格率65%,还存在很大差距。汽车外板产品合格率低,会造成投料浪费现象严重、生产资源过度投入,生产组织和订单交付困难。如果因无法交付影响主机厂正常生产,钢厂需按照每分钟的损失对主机厂进行赔偿,造成钢厂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流程一贯制生产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的制造方法,满足批量生产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全流程一贯制生产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的制造方法,包括:
(1)优化连退平整机吹扫设备,改善外板产品表面平整液斑的缺陷;增加镀锌产线1号线炉鼻子,增加捞渣机器人,增加锌液铝成分在线监测、锌液温度检测设备;
(2)将出炉目标温度从1220±20降低至1190±20℃;将酸洗速度由150m/min降至120m/min;增加热轧72小时后再进行酸轧生产和酸轧产出后48小时内完成连退镀锌生产的排产要求;设定卷取机套筒软区宽度为83毫米,卷取机穿带速度为30m/min,系统扫描周期为150毫秒,提高液压设备、带头定位的稳定性;
锌锅感应器功率控制在150KW以内,减少锌锅感应器对锌液的搅动;
将汽车外板生产的速度控制在80-120m/min,目标100m/min;优化气刀参数,将气刀距离控制在5-9mm,气刀高度控制在400mm以下;生产汽车外板时将气刀挡板距离调整到≤6mm;
对C、N含量采取更为严格控制,要求C含量小于20ppm,N含量小于30ppm;控制退火温度范围810~830℃,采用同一平整机延伸率0.3%;控制一次冷轧的总压下率应在80%以内,酸轧压下率大于70%,实际压下率在70~78%之间;
(3)在成品库区固定外板,产品固定区域采取单层堆放,落卷台架增加胶皮板,同时产品外包装增加纤维板,起到了防护作用,消除了外圈钢带硌伤的现象。
进一步的,汽车外板生产的速度控制在95-105m/min,气刀距离控制在6-8mm,气刀挡板距离调整到≤4mm,气刀高度控制在300mm以下。
进一步的,可生产出表面质量等级为FD的高级别汽车外板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0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