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2627.3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9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枢医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02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骨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轴向开设有用于导入克氏针的第一导孔,所述第一导孔沿轴向贯穿所述固定螺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螺钉的外周,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和端口部,所述端口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管径。本发明是针对传统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缺陷,利用固定螺钉加套管结合的方式,极大改善了手术质量和愈后康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斜型骨折手术中,通常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切口手术,然后用固定螺钉或固定钢板以及夹具,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但是,这种传统的采用螺钉、钢板以及夹具作为接骨内固定装置时,手术创口面积大,患者痛苦大,容易留疤;传统的固定螺钉的金属直接接触骨骼,术后容易造成“骨质吸收”,失去固定部位的稳定性,容易产生松动,影响骨愈合;传统的固定螺钉和钢板手术后,肢体不能立即活动,更不能负重,不利于术后康复质量和缩短康复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接骨处固定装置造成手术创口面积较大,容易失去固定部位的稳定性,造成固定位置松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轴向开设有用于导入克氏针的第一导孔,所述第一导孔沿轴向贯穿所述固定螺钉;
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螺钉的外周,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和端口部,所述端口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管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端口部设置有第二导孔,所述第二导孔沿轴向贯穿所述端口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孔设置于所述端口部的中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主体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孔开设于所述固定螺钉的中央。
本发明是针对传统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缺陷,利用固定螺钉加套管结合的方式,极大改善了手术质量和愈后康复质量。它主要优点是:1.微创:创面面积小,只需要在骨折位置打孔,结合X光镜和克氏针进行微创手术,植入并加压固定装置,即可完成。患者痛苦降低,并且愈后不留疤痕或很小疤痕;2.固定方式可靠,牢固;它通过螺钉和套管之间的旋转加压固定骨折部位,用金属和金属直接的啮合代替了金属与骨骼直接的啮合,不但避免了“骨质吸收”也降低了固定部位松动的风险;3.由于固定螺钉和套管采用垂直骨折面的植入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剪切力对骨折位移的可能;4.术后可以立即进行关节活动和肢体负重锻炼,大大缩短了康复时间,并提高了康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6为图1所示内固定装置中固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10为图1所示内固定装置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内固定装置
1-固定螺钉,2-第一导孔,3-套管,31-主体部,32-端口部,4-第二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枢医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枢医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2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