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壁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6318.3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9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酷福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7 | 分类号: | A47J43/07;A47J43/08;A47J43/046;H02K9/06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君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4 | 代理人: | 朱本利;刘战胜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壁机 | ||
1.一种破壁机,包括破壁机主体和降噪蒸汽罩(30),降噪蒸汽罩(30)包括罩体(31)和降噪阀(32),罩体(31)可拆卸设置在破壁机主体上,降噪阀(32)设置在罩体(31)上以对破壁机主体产生的蒸汽噪音进行降噪处理;降噪阀(32)包括阀壳(321)和位于阀壳(321)内的降噪组件;阀壳(321)设置在罩体(31)上,在阀壳(321)上设有进气孔(32111),蒸汽经进气孔(32111)进入阀壳(321)的内部并经降噪组件进行降噪处理;其特征在于:
降噪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降噪件(322)和第二降噪件(323);
第一降噪件(322)设置在进气孔(32111)的上方侧,以在阀壳(321)内位于进气孔(32111)的上方侧形成第一降噪空间(321a);该第一降噪空间(321a)具有导气孔部(32113);
第二降噪件(323)设置在第一降噪件(322)的上方侧,以在阀壳(321)内形成第二降噪空间(321b);第一降噪空间(321a)和第二降噪空间(321b)通过导气孔部(32113)相导通;第二降噪空间(321b)具有出气孔(32121),通过出气孔(32121)将第二降噪空间(321b)和阀壳(321)的外部相导通;
其中,导气孔部(32113)具有多个导气孔,在蒸汽流动方向上,每一导气孔均与进气孔(32111)、出气孔(32121)之间偏置设置,以使得流入第一降噪空间(321a)内的蒸汽需转向后方可经导气孔流出,和使得流入第二降噪空间(321b)内的蒸汽需转向后方可经出气孔(32121)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降噪组件还包括抑流结构(324),抑流结构(324)设置在第一降噪空间(321a)和/或第二降噪空间(321b)内;抑流结构(324)用于对蒸汽进行抑流缓速和转向引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降噪空间(321a)具有第一顶壁(32112),导气孔部(32113)位于第一顶壁(32112)上;第二降噪空间(321b)具有第二顶壁(32114),出气孔(32121)位于第二顶壁(32114)上;抑流结构(324)包括进气通道(3241)和出气通道(3242);
进气通道(3241)沿进气孔(32111)向上凸伸直至靠近第一顶壁(32112)的下表面处,并在靠近第一顶壁(32112)的下表面处形成进气通道(3241)的出口,从进气孔(32111)流入的蒸汽经过进气通道(3241)的导向进入第一降噪空间(321a)后,将被第一顶壁(32112)所阻碍并向四周进行分散而降低流速;
出气通道(3242)沿出气孔(32121)向下延伸直至靠近第一顶壁(32112)的上表面处,并在靠近第一顶壁(32112)的上表面处形成出气通道(3242)的入口;从导气孔部(32113)流入第二降噪空间(321b)的蒸汽会被第二顶壁(32114)所阻碍并向四周分散而降低流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进气通道(3241)和出气通道(3242)之间设置为共线;导气孔部(32113)具有多个导气孔,多个导气孔以进气通道(3241)为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或相对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抑流结构(324)进一步包括导气通道(3243),导气通道(3243)设置于导气孔部(32113)的多个导气孔处;其中,导气通道(3243)沿导气孔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为直筒状,导气通道(3243)的上端开口位于第二降噪空间(321b)内,导气通道(3243)的下端开口位于第一降噪空间(321a)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导气通道(3243)的下端设置为不高于进气通道(3241)的上端,导气通道(3243)的上端设置为不低于出气通道(3242)的下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抑流结构(324)包括可在蒸汽作用下被打开的抑流元件(3244),抑流元件(3244)设置在第一降噪空间(321a)内、第二降噪空间(321b)内和/或导气孔部(32113)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酷福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酷福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63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