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6326.8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 16095 | 代理人: | 张振军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装置,包括杆,所述杆包括杆体,第一端部和沿杆体延伸的相对的第二端部;钻孔部,所述钻孔部还包括钻头,所述钻头沿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方向设置有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具有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部;至少一个扩孔装置;和柔性锚钉组件,置于所述卡线槽内subgt;。/subgt;本发明提供的植入装置在手术过程中扩孔装置在骨道径向方向上,实现二次扩孔,可以增加柔性锚固定强度,与此同时,也可以避免钻孔时套管移动,从而避免套管破坏柔性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全缝线锚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骨科运动医学的发展,肩袖修复手术、髋盂唇修复手术等损伤修复手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手术的常用方法是先将锚钉植入相应位置的骨道中,然后通过自带的缝线将受损的组织等固定在骨上。现有技术的锚钉的材质有不锈钢、钛合金等,而全缝线锚钉的钉体由聚酯纤维(PET)等柔性材料编织而成,缝线可选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材料,由于采用柔性材料,全缝线锚钉生物相容性好,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全缝线锚钉植入方式有:
1.利用辅助工具在骨上需要植入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用钻头进行预钻孔,然后将带有全缝线锚钉的插入杆顺着辅助工具插入孔内,通过牵拉缝线使全缝线锚钉在孔内成结,完成全缝线锚钉的植入。此方式会发生辅助工具偏移,与骨孔未对准,从而导致缝线锚钉无法插入、重新钻孔的风险,增加额外的手术时间,并且可能会对周围的骨或组织造成额外的损伤,不利于术后的快速康复。
2.利用辅助工具在骨上需要植入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用带全缝线锚钉的插入器顺着辅助工具敲击入骨内;通过牵拉缝线使全缝线锚钉在孔内成结,完成全缝线锚钉的植入。此方式需要用工具锤击插入器,对相应位置的骨头产生冲击力,尤其是对于较小的骨头可能会造成骨裂,造成额外的损伤。
3.利用辅助工具在骨上需要植入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用自钻缝线锚插入器直接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通过牵拉缝线使全缝线锚钉在孔内成结,完成全缝线锚钉的植入。现有技术的全缝线锚钉的成结方式都是在全缝线锚钉进入骨孔内,通过牵拉缝线使全缝线锚钉收紧或成结,此过程中全缝线锚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位置上移,使得收紧或成结的全缝线锚钉的固定位置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专利CN112971884A提供了一种缝线锚植入装置,包括自钻杆体、钉体、缝线锚和固定缝线,自钻杆体的外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两道容线槽,钉体与自钻杆体一端键连接,钉体上设通孔I,钉体的一端为尖端,缝线锚和固定缝线均从通孔I中穿过,固定缝线的两端分别沿着两道容线槽穿出,缝线锚的两端为自由端。该植入装置可以使缝线锚在植入过程中自动成结,无需后续牵拉缝线成结;成结位置固定,不会产生线结位移;孔深相对较浅,骨移出量较小。
发明内容
经发明人深入研究发现,现有技术提供的缝线锚植入装置为缝线锚与骨壁的摩擦自动成结,对缝线锚钉本身产生一定的损伤,另外这种全缝线锚钉是利用缝线锚成结与骨道挤压摩擦产生抗脱出骨阻力,而产生阻力的面只有成结锚钉与骨道接触的一个面,固定强度相对较低,如遇到骨质疏松的患者,则会增加术后锚钉脱出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植入装置,在手术过程中扩孔装置在骨道径向方向上,实现二次扩孔,柔性锚与二次扩孔形成的骨道台阶面接触,形成向上的挂靠力,使固定强度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增加套管保护柔性锚钉组件在形成骨道时保护柔性锚钉组件不被骨壁摩擦破坏,具体包括:
杆,所述杆包括杆体,第一端部和沿杆体延伸的相对的第二端部;
钻孔部,所述钻孔部还包括钻头,钻头和植入装置一体设计,无需在骨道定位后进行预钻孔,且避免骨孔未对准导致骨道偏移;
所述钻头沿轴线向所述第二端部方向设置有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具有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6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