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部薄层淡水微咸水绿色开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1366.7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崔尚进;田言亮;刘学全;张光辉;聂振龙;朱谱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3B3/10 | 分类号: | E03B3/10;E03B3/11;E03B3/16;E03B5/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34 | 代理人: | 张美静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层 淡水 咸水 绿色 开发 方法 | ||
1.一种浅部薄层淡水微咸水绿色开发方法,包括能够将多井内的水进行自动汇集的虹吸井群系统和水位-水质-水量智能控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虹吸井群系统包括主井、副井、虹吸管一、虹吸管二、排气阀、潜水泵和泵管,相邻的两个副井通过虹吸管一进行连接,所述潜水泵设置在主井内腔的底端,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与泵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泵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主井的外侧,所述主井和与之相邻的副井通过虹吸管二进行连接,所述虹吸管一和虹吸管二两者的中部均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内腔内固定连接有排气阀;
所述水位-水质-水量智能控制监测系统包括流量计、电动球阀、压力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监测模块,所述虹吸管一和虹吸管二两者的顶部均设有电动球阀和流量计,所述延伸到主井外部的泵管上布设一流量计,所述主井的底部和副井的底部均布设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电导率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监测模块位于控制室内,并连接外部电源,其内部布设有主板电源开关、主板、显示屏、潜水泵电源开关和接触器,所述智能控制监测模块通过信号线和电线同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电动球阀和潜水泵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监测模块接收来自流量计发出的流量信号、压力传感器发出的水位信号和电导率传感器发出的电导率信号,智能控制监测模块把接收到的水位信号和电导率信号与其主板内设定好水位和电导率调控阈值条件进行对比后发出相应控制指令,控制各电动球阀和潜水泵的关闭和开启,同时将流量、水位和电导率信号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并按设定频率自动存储流量、水位和电导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部薄层淡水微咸水绿色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一的底部与副井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5至55cm,所述主井的底部和与之连接的虹吸管二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5至55cm,所述虹吸管二另一端的底部和与之连接的副井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45至5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部薄层淡水微咸水绿色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主井相邻的副井内未设置虹吸管一时,虹吸管二的尺寸与虹吸管一的尺寸相同,当与主井相邻的副井内设置有虹吸管一时,虹吸管二的尺寸与泵管的尺寸相同,且泵管的内径大于虹吸管一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部薄层淡水微咸水绿色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一和虹吸管二两者均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形态,所述排气孔和排气阀均位于与之连接的虹吸管一或虹吸管二两者中部的最高处,所述虹吸管一、虹吸管二和泵管均为透明的钢丝管,其内嵌钢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部薄层淡水微咸水绿色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监测模块以RS485信号形式发出相应控制指令,所述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以RS485信号形式发出被智能控制监测模块接收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部薄层淡水微咸水绿色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井的内径大于副井的内径,所述主井的深度大于副井的深度,所述虹吸井群系统中各井之间距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13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模上料机
- 下一篇:基于综合调度系统监控列车的方法、介质、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