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4354.X | 申请日: | 202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龙;潘存鸿;吴修广;赵坤;陈甫源;姚凯华;林一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姜雯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潮位 序列 涌潮 高度 计算方法 | ||
1.一种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定义该序列为第一非高频潮位序列,确定该序列的计算参数:时间间隔 、潮数及逐潮水深湍流度;为潮位序列中相邻潮位数据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10min;潮数为该序列中包含完整涨潮、落潮的潮位过程的总数目,;水深湍流度为脉动水深标准差与时均水深之比,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用于定量表示水深波动的强弱:
(1),
式中,为瞬时水深,,为瞬时潮位,为河床高程;
为时均水深,,为时均潮位;
为脉动水深,,为脉动潮位;
为潮位数据计数,为统计时距内的潮位数据总数,为水深湍流度;
S2、收集研究区域的历史高频潮位过程,或者重新测量该区域高频潮位过程,获得第一高频潮位序列;
S3、针对步骤S2收集的第一高频潮位序列,按照涌潮高度的定义统计每个潮过程的涌潮高度;
S4、针对步骤S2的第一高频潮位序列,按照第一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时间间隔再取样,形成第二非高频潮位序列;
S5、计算步骤S4的第二非高频潮位序列中每个潮的水深湍流度;
S6、根据步骤S3第一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与步骤S4的第二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水深湍流度建立相关关系,得到水深湍流度推算涌潮高度的关系式:
(2)
式中,a、b为系数;为湍流度的函数,根据相关性强弱,在对数函数、或指数函数、或线性函数中选择其一;
S7、利用步骤S6所确定的关系式,代入步骤S1得到的第一非高频潮位序列每个潮过程的水深湍流度,即可求得对应的涌潮高度,重复该过程并得到第一非高频潮位序列所有潮数对应的涌潮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确定水深湍流度时,平均水深的统计时距设置为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高频潮位序列需含5个及以上、含涌潮的完整潮位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选定的对数函数相关关系式具体为:,所述系数a=2.93,b=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选定的线性函数相关关系式具体为: ,所述系数a=6.52,b=-1.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选定的指数函数相关关系式具体为: ,所述系数a=0.27,b=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43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