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水体降氮功能和产信号分子DSF淬灭酶的不动杆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6471.X | 申请日: | 202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3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刚;杨雅麟;杜东东;王梦昕;药园园;夏锐;冉超;张震;丁倩雯;刘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N9/00;C12R1/01;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水体 功能 信号 分子 dsf 淬灭酶 不动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水体降氮功能和产信号分子DSF淬灭酶的不动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水体降氮功能和产信号分子DSF淬灭酶的不动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tandoii)CGMCC No.25032,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5032。本发明的不动杆菌具有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能力,能够在有氧的养殖水体环境高效降解氨氮和亚硝酸氮,且该菌株还具有降低水体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能力,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潜在菌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水体降氮功能和产信号分子DSF淬灭酶的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集约化发展,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但是随着养殖方式的变化,过量的投饵和管理不足等,导致养殖环境和水体质量持续恶化,其中氨氮和亚硝酸氮超标是较为严重的危害,含量过高会造成养殖动物中毒甚至死亡,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质环境的修复包括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化学修复主要是在水体中添加化学药物,这种方式见效快,成本低,但维持时间内短,不能持续改善水质环境;生物修复主要是通过添加具有脱氮功能的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持续调节水体的氮素平衡,改善养殖水体质量。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施氏假单胞菌、芽孢杆菌、脱氮付球菌等菌株同时具有硝化作用和好氧反硝化作用,可以降低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但是不同菌株的脱氮特性不同,导致在不同水体中脱氮性能存在差异,因此从养殖环境中分离一株适应范围广,降氮性能强的菌株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采用生物修复降低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有效持续调节水体的氮素平衡,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动杆菌。
本发明提供的不动杆菌为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tandoii)CGMCCNo.25032,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No.2503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菌剂,所述菌剂含有前文所述的坦氏不动杆菌和/或所述坦氏不动杆菌的代谢物。
前文所述的不动杆菌的培养物,是将所述的坦氏不动杆菌在细菌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物质。
上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可为上述坦氏不动杆菌和/或上述坦氏不动杆菌的代谢物,上述菌剂的活性成分还可含有其他生物成分或非生物成分。
上述菌剂中,除所述活性成分外,还含有载体。所述载体可为生物修复剂领域常用的且在生物学上是惰性的载体。所述载体可为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所述固体载体可为矿物材料、植物材料或高分子化合物;所述矿物材料可为粘土、滑石、高岭土、蒙脱石、白碳、沸石、硅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植物材料可为玉米粉、豆粉和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可为聚乙烯醇和/或聚二醇;所述液体载体可为有机溶剂、植物油、矿物油或水;所述有机溶剂可为癸烷和/或十二烷。
上述菌剂可为多种剂型,如液剂、乳剂、悬浮剂、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根据需要,上述菌剂中还可添加表面活性剂(如吐温20、吐温80等)、粘合剂、稳定剂(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等。
上文中,所述代谢物可从所述坦氏不动杆菌的发酵液中获得。所述代谢物可为所述坦氏不动杆菌的无菌代谢物或所述坦氏不动杆菌的含菌代谢物。所述坦氏不动杆菌的无菌代谢物(无菌发酵滤液)具体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所述不动杆菌,过滤除去液体培养物(发酵液)中的所述坦氏不动杆菌即得到所述坦氏不动杆菌的无菌代谢物。所述不动杆菌的含菌代谢物具体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所述不动杆菌,收集发酵液,该发酵液即为所述坦氏不动杆菌的含菌代谢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6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