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6905.6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5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64;H01M50/242;H01M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袁海波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包括:容置舱,和;多个电池簇模块,多个电池簇模块沿第一方向并排间隔排布于容置舱内,每个电池簇模块包括沿第二方向并排间隔排布的多个电池簇,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每个电池簇的底部与容置舱的底板固定连接;其中,相邻两个电池簇模块中沿第一方向对置的两个电池簇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同一电池簇模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簇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上述储能系统中,每个电池簇的底部与容置舱的底板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电池簇模块中沿第一方向对置的两个电池簇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同一电池簇模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簇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降低了在运输中以及工作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簇,电池簇包括簇架和安装在簇架上的电池模组,目前,电池簇在容置舱中的固定方式主要是簇架底部固定,由于电池模组重量大,在载重运输中会造成电池簇的晃动、震动,进而导致电池模组的挤压变形,相互碰撞等,会造成储能电芯的挤压损坏,发生安全事故,运输存在较大风险,一旦发生上述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能系统。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储能系统包括:
容置舱,和;
多个电池簇模块,所述多个电池簇模块沿第一方向并排间隔排布于所述容置舱内,每个所述电池簇模块包括沿第二方向并排间隔排布的多个电池簇,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每个所述电池簇的底部与所述容置舱的底板固定连接;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模块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置的两个所述电池簇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同一所述电池簇模块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上述储能系统中,每个电池簇的底部与所述容置舱的底板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电池簇模块中沿第一方向对置的两个电池簇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同一电池簇模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簇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使得所有电池簇与容置舱连接构成一整体,电池簇不会晃动,跑偏,同时在吊装与运输中,能够承受运输中的晃动,震动等,避免由于吊装与运输中产生的震动与变形导致电池模组的挤压变形,相互碰撞等,使电池模组得到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大大降低了在运输中以及工作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容置舱包括电气舱和电池舱,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电气舱与所述电池舱之间,用于分隔所述电气舱和所述电池舱,所述多个电池簇模块位于所述电池舱内,位于所述电池簇模块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电池簇通过第三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
如此,可以进一步增加电池簇的安装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连接于所述电池簇模块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部,所述端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簇模块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簇模块的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电池簇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
如此,可以有利于对电池簇上的电池模组进行散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一个连接板,和;
两个安装板,所述两个安装板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电池簇固定连接。
如此,第一连接组件的固定连接效果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两个加强板,所述两个加强板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
如此,可以提升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6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