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余废油产电同步回收废水中金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7839.4 | 申请日: | 2023-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2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兰华春;郭盛楠;鞠佳伟;刘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油 同步 回收 水中 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厨余废油产电同步回收废水中金属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厨余废油产电同步回收废水中金属,其中,向阳极室接种厌氧污泥并加入预处理后的厨余废油,向阴极室加入含金属离子的废水。本发明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厨余废油能够持续产生稳定的电压,同时回收废水中金属。本发明降低了厨余废油中COD的同时,并有效处理了含金属离子的废水,缓解了厨余废油与含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压力,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二次污染的风险。本发明还具有安全环保、操作简单、产电周期长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余废油产电同步回收废水中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厨余废油的产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如做饭时的油炸废油等,这些废油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滋生蚊虫和病菌,而且极易腐败产生难闻的味道,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而且厨余废油还存在富含水分不易焚烧处理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厨余废油处理新技术势在必行。
含金属离子废水,以工业或生活中产生的含铜离子废水为例,若未经过有效彻底处理而排放到水体中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目前,含铜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大都为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解法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对铜的回收效率偏低,还会产生二次污染。电解法难以处理稀浓度的重金属废水,并且高浓度的含铜离子废水经电解后,其铜离子含量仍可能超过排放标准,无法达标排放,仍然需要后续处理。另外,这些方法还存在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环保、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厨余废油产电同步回收废水中金属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厨余废油产电同步回收废水中金属的方法,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厨余废油产电同步回收废水中离子,其中,向阳极室接种厌氧污泥并加入预处理后的厨余废油,向阴极室加入含金属离子的废水。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室通入厨余废油并接种厌氧污泥,阴极室通入含金属离子废水,启动微生物燃料电池,厌氧污泥中的产电微生物通过自身代谢作用,将预处理后的厨余废油氧化并释放质子和电子,电子被介体传递至阳极表面,使阳极接收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同时电子也通过外电路传递至阴极从而形成有效电流,质子则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传递至阴极,阴极接收从阳极传递过来的质子和电子,使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形成闭合回路,产生稳定电压,并且达到回收废水中金属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后的厨余废油与厌氧污泥的投料体积比为1:0.8~1.2,优选为1:0.9~1.1。
优选地,所述厌氧污泥取自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取回后将其依次经过若干次沉淀和淘洗后得到浓缩污泥,将浓缩污泥投入阳极室,并投入预处理后的厨余废油对污泥进行厌氧培养驯化15~20d,获得所述厌氧污泥。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对所述厨余废油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对所述厨余废油进行加热、冷却和过滤。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对所述厨余废油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使所述厨余废油与活性白土进行吸附反应,之后对其进行抽滤。
根据一种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对所述厨余废油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为:对所述厨余废油进行加热、冷却和过滤得到预处理废油,然后将所述预处理废油与活性白土进行吸附反应,之后对其进行抽滤。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废油与所述活性白土的质量比为(2~3):20,例如2:20、2.2:20、2.4:20、2.6:20、2.8:2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废油与所述活动白土的质量比为(2.5~3):20。
优选地,所述吸附反应的时间为40min~50min,例如42min、44min、46min、48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未经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7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