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14406.1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4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林;文凡;邹波;李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B5/367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4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变 形态 电极 导管 | ||
1.一种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包括头端(1)、近端管体(6)和若干个电极臂(2),每个所述电极臂(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头端(1)和所述近端管体(6),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臂(2)呈S型螺旋分布,相邻所述电极臂(2)交错固定,每个所述电极臂(2)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远端电极(3)和至少一个近端电极(4),所述远端电极(3)靠近所述头端(1),所述头端(1)能够沿所述近端管体(6)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近端管体(6),所述头端(1)靠近所述近端管体(6)后能够内凹于所述电极臂(2)中,所述头端(1)内凹后所述电极臂(2)能够形成花形,且花形端面形成平面,所述近端电极(4)位于所述电极臂(2)相对所述近端管体(6)轴向最突出的区域,且是在所述电极臂(2)形成形状的周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极臂(2)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部位固定连接,使相邻所述电极臂(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菱形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近端管体(6)轴向设有牵引组件(5),所述牵引组件(5)连接所述头端(1),所述牵引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头端(1)靠近或远离所述近端管体(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1)采用柔性聚氨酯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臂(2)包括骨架和外壳,所述外壳包裹所述骨架,所述骨架采用记忆合金丝,所述外壳采用聚氨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1)由远及近靠近所述近端管体(6)过程中所述电极臂(2)具有周向最大变形,所有所述远端电极(3)和所有所述近端电极(4)分别形成环形,且所有所述远端电极(3)形成的环形的直径小于所有所述近端电极(4)形成的环形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电极(4)形成的环形直径为25mm-30mm,所述远端电极(3)形成的环形直径为12mm-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电极(3)的直径为0.7mm-1.6mm,所述近端电极(4)的直径为0.7mm-1.6mm,所述远端电极(3)的长度为1mm-3mm,所述近端电极(4)的长度为1mm-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电极臂(2)上相邻设置的所述远端电极(3)的间距为2mm-4mm,同一个所述电极臂(2)上相邻设置的所述近端电极(4)的间距为2mm-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电极(3)采用贵金属材质,所述近端电极(4)采用贵金属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可变形态的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1)上设有通道(7),沿所述近端管体(6)轴向设有导丝(8),所述导丝(8)能够经过所述通道(7)伸出所述头端(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44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盟链的高性能领导节点选举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装饰片和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