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伪装迷彩喷绘图谱的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16022.3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林;刘华忠;王啸;毕天意;吴传康;胡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12 | 分类号: | G06T7/12;G06T7/90;G06T17/00;G06T1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孙丽君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伪装 迷彩 喷绘 图谱 分析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伪装迷彩喷绘图谱的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实际实装及实际工程场景的轮廓外表点云数据,构建设备模型;对采集的轮廓外表点云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伪装迷彩背景图像中的代表色信息;采用预设建模平台工具和虚拟仿真软件构建伪装目标模型;基于图像特征进行迷彩伪装效果的评估,获得场景伪装前后目标模型背景的图形参数;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三维模型构建模块及分析评估模块。本发明将最小生成树算法的图像分割算法用于背景图案的斑块分析,能够根据背景的不断变化快速的设计出与背景相融合的迷彩,可以有效地提高迷彩设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迷彩伪装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伪装迷彩喷绘图谱的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伪装迷彩喷绘主要是采用色卡比对方式/方法完成伪装措施的实现。通过实地场景环境中人为收集色卡,根据色卡色系配置迷彩喷绘图谱,最终完成伪装方案规划设计。
传统的迷彩颜色的提取方案中人的主观意识对迷彩颜色的提取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对迷彩伪装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通过这种手工的方式进行颜色的分析效率非常的低。侦察器材的不断发展,侦察仪器的分辨率和准确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单纯的靠人工的方式很难满足现代战争伪装的要求,这就迫切的要求能够采用智能的实时的手段来进行颜色的分析。该传统的伪装方案存在以下局限性:
1)收集环境色系花费时间周期长,不能及时快速的得到想要的结果;2)局限性较大,不能够进行推演验证伪装图谱分析评估指标要求;3)多场景的仿真能力不足,尤其是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4)缺乏针对性的实时教学互动和考核环节;5)教学内容固定,教员难以做到可视化自定义教学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伪装迷彩喷绘图谱的分析评估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包含迷彩伪装军用标准色色库的全部色样,含色号、Lab值、XY值及其样品色等参数,能自动提取背景的主色,主动匹配相应的军标色;能以软件操作等形式在五面展开图上进行迷彩斑点的绘制,支持保护迷彩、变形迷彩、仿造迷彩图案设计,能体现大斑点迷彩、数码迷彩等;支持擦除、重新绘制、保存等图案编辑,能标注颜色色号、自动生成设计面积和各个颜色所占面积;能将迷彩图案设计结果导入至目标表面,能进行三维模型表面的赋值,支持迷彩目标的放大、缩小、变换观察方位、改变观察距离、旋转等;能自动记录伪装目标的位置信息;能基于三维场景或图像,开展伪装效果的模拟检测,获得伪装前后目标背景的指标差异,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伪装迷彩喷绘图谱的分析评估方法,该分析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设备仪器采集实际实装及实际工程场景的轮廓外表点云数据,并构建设备模型;
S2、利用基于颜色直方图的量化法对采集的轮廓外表点云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伪装迷彩背景图像中的代表色信息;
S3、基于提取的伪装迷彩背景图像中的代表色信息,采用预设建模平台工具和虚拟仿真软件构建伪装目标模型;
S4、依据伪装效果评估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基于图像特征进行迷彩伪装效果的评估,获得场景伪装前后目标模型背景的图形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模型包括武器装备模型、永备筑城模型及野战筑城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基于颜色直方图的量化法对采集的轮廓外表点云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伪装迷彩背景图像中的代表色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S21、获取伪装迷彩背景图像,并对伪装迷彩背景图像进行小波消噪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6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