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基刚性聚脲防水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23494.1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张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盾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2 | 分类号: | C09D175/02;C09D5/08;C09D7/61;C09D7/63;C08G18/32;C08G18/50;C08G18/36;C08G18/73;C08G18/75 |
代理公司: | 佛山知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 代理人: | 张丽敏 |
地址: |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刚性 防水涂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基刚性聚脲防水涂料,涉及防水防护涂料技术领域。该生物基刚性聚脲防水涂料,包括A与B成分混合的产物:所述A组分由30‑55重量份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和45‑75重量份植物油合成制得的异氰酸酯预聚物;所述B组分为5‑20重量份仲氨基化合物和40—80份耐候树脂或加入15‑40骨料颜料。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基刚性聚脲防水涂料,本发明能够针对新建建筑直接防护,耐候,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聚脲防水防护涂料,采用不可食用可再生植物油作为原料,符合环保政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防护涂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基刚性聚脲防水涂料。
背景技术
喷涂聚脲弹性体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一直以高强度和高延伸率著称,广泛应用于高档防水领域,尤其在高速铁路桥面防水的应用,使该产品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几年,聚脲在电厂、石油、化工储罐及附属设施防腐、钢结构防腐(特别是码头钢桩防腐)、弹性防撞材料(海上浮标、护弦)、污水处理池等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应用领域的广泛和施工环境的复杂,既说明了聚脲产品本身性能的优异和施工的便捷,同时也向研发推广聚脲的企业提出了一种需求聚脲材料需要系统化.需要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应用条件的聚脲及聚脲配套产品。目前,相比国外,国内聚脲研发大多局限于传统弹性防水型聚脲,随着聚脲应用越来越广泛,客户对于具有更高强度和硬度要求的刚性防腐聚脲和更高防腐性能的弹性防腐聚脲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研发刚性防腐聚脲就成为研发的重点方向。
刚性聚脲在管道防腐领域的应用:管道防腐是聚脲技术进入最早、工程应用最大的领域。
2002年邯郸新兴铸管集团(世界第二大铸管企业、大型军工企业)购进GusmerH20/35自动聚脲喷涂机,并将旧沥青防腐生产线改制成聚脲自动喷涂生产线,通过工艺试验,形成了大批生产能力。烟台华特聚氨酯公司经过艰苦努力研制生产了国产刚性半聚脲材料,成功地应用新兴铸管集团的铸管防腐。新兴铸管集团用自行改制的生产线,用国产材料,走出国门,成功完成了中东和北非多项大型管道防护工程,防护面积达数百万平米。
2001年江苏地龙管业有限公司引进上海易捷公司制管技术,在我国首先进行热力管线聚脲防腐工程,取得了成功,从而带动了市政管道聚脲防腐的发展。
在新兴铸管和江苏地龙的带动下,我国聚脲管道防腐有了较快发展,技术已趋成熟,聚脲防腐性能已显示出比现有环氧3PE技术的优势,但遗憾的是聚脲防腐在以西气东输为代表的国家石油、天然气高压长输管网中尚未有立足之地。
现有国内产品各自为战,质量参差不齐,配套性,电性能差。
结合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完善整体配套的技术方案,以满足建筑及管道聚脲材料能防腐且防护性能良好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基刚性聚脲防水涂料,解决了现有国内产品各自为战,质量参差不齐,配套性,电性能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基刚性聚脲防水涂料,包括A与B成分混合的产物:
所述A组分由30-55重量份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和45-75重量份植物油合成制得的异氰酸酯预聚物;
所述B组分为5-20重量份仲氨基化合物和40—80份耐候树脂或加入15-40骨料颜料。
优选的,所述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已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选取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为蓖麻油,梓油,桐油一种或多种,官能度2-4之间。
优选的,所述耐候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天冬树脂,聚氨酯树脂,氟碳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盾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盾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3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