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末端节能智能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24307.1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9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佟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佟焱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65;F24F11/64;F24F11/56;F24F11/89;F24F11/61;F24F11/526;F24F110/10;F24F110/20;F24F120/20;F24F130/20;F24F120/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徐冬涛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末端 节能 智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空调末端节能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为空调末端设置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含:控制系统装置、远程启动装置和管理平台,控制系统装置和远程启动装置可以独立使用也利用联合使用;控制系统装置用于空调就地控制,远程启动装置用于进入建筑物大门时的空调自动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系统装置包含:空调本体控制器、窗磁、光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测温型红外线传感器;空调本体控制器在保留传统空调控制器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增设:
与新风阀连锁:在进入房间空调新风支管上增设电动蝶阀,空调本体控制器控制电动蝶阀,电动蝶阀与空调本体控制器同步运行,即空调开则电动蝶阀开、空调关则电动蝶阀关;
设置工作室内温度设定:夏季:26℃,冬季:20℃,室内温度由管理员修改;
空调本体控制器内增设“值班”的温度设置功能和按键:
“值班”温度按键启动后空调按照值班温度,夏季:28~30℃,冬季:14~16℃)运行;
午休和茶歇时间,空调自动进入值班温度运行,并增设“值班”按键;
在空调本体控制器内部增设:苗条人士、健壮人士、正常人士的温度设置功能和控制按键,客人点击即可进行温度自动设置,下次空调开机时自动进入此温度模式;点击温度设置按键能对以上温度值进行修改;
内置光敏传感器;
在空调本体控制器内增设光敏传感器;
睡眠关灯后,光敏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空调本体控制器在一定时间内自动将室内温度调至人体合适的睡眠温度:26℃~28℃;
在客人起床后,光敏传感器发出信号给空调本体控制器,空调本体控制器自动将室内温度调至睡眠前设置温度;
内置湿度传感器:
在空调本体控制器内增设湿度传感器;
夏季室内设置温度修正,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湿度低于60%时,湿度每下降5%原设置的室内温度上调0.5℃;
内置空调本体控制器使用费计量装置:
本体控制器应用于风机盘管控制;
将办公楼内使用量最多型号的风机盘管的中档风量设置为标准风量;
控制器计量各型号风机盘管高中低风量使用时间;
各型号风机盘管高中低风量使用时间乘以修正系数即为各型号风机盘管使用的标准风量值;修正系数=高中低风量/标准风量;
空调总运行费用÷所有风机盘管标准风量值=单位标准风量值的空调运行费用;
具体办公楼空调使用费:空调运行的标准风量*单位标准风量值的空调运行费用;
风机盘管通过网络系统,将运行数据集中至风机盘管管理平台;
“制冷”或“制热”的自动转换:检测开机前的室内温度,如低于24℃则自动设置为“制热”反之为“制冷”;
“制冷”或“制热”的自动转换空调开机时减少人员的操作按键的次数、可以减少空调使用的复杂度,更人性化;
空调本体控制器内置蓝牙、wifi和Lora功能,自动连接;
空调本体控制器通过蓝牙与窗磁联动:
在空调房间的窗户上设置窗磁;
空调正常运行过程中,窗户打开时,窗磁吸合信号断开一定时间后,空调本体控制器关闭空调;窗户关闭时,窗磁吸合信号连接,空调本体控制器立即开启空调;
本体控制器内置测温型人体红外线传感器自动控制空调启停;
空调自动启停:
控制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无人且未接受到遥控器上“值班”指令时,自动关闭空调;
控制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无人但接受到遥控器上“值班”指令时,继续维持房间值班温度,较长时间后自动关闭空调;
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有人时,自动开启空调;
超体温报警:
红外线传感器定时扫描检测人体体温,如发现人体体温超过37℃自动将室内温度调整到值班温度;控制器上红色灯进行闪烁报警;
将检测结果上传至下文的系统管理装置,及时报警,控制器自动进行体温检测;
智能帮助:
客人点击遥控器上帮助按键可以寻求帮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佟焱,未经佟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4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