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25740.7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1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微科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H02J7/00;B62B3/14;B62B5/00;G07G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张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式 购物 智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智能购物装置领域的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的智能购物组件,充电座的一端为充电端,充电座背向充电端的另一端为供电端,正极充电端和负极充电端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壳,限位壳的一端为限位部,限位壳的另一端为用于安装接电部的导向部,导向部内安装有直线轴承和穿过直线轴承的导杆,导杆可沿直线轴承进行伸缩活动,导杆远离限位部的一末端连接安装有活动前盖,使活动前盖与导杆实现同步活动,活动前盖与导向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双头连接更稳定,充电更安全,各连接位置相对应,可避免出现误接触,活动前盖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形成一级缓冲,弹性导电针构成的接电部形成二级缓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购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购物车是一种集导购、自助结算等功能为一体的购物车,智能购物车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我们在很多超市都能看到有搭载平板电脑,支持货物识别和即时支付功能的智能购物车,智能购物车上一般设置有智能购物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智能购物装置直接安装于购物车上,智能购物装置通常具备显示屏、扫码器和充电座,充电座用于解决智能购物装置充电的问题。充电座包含用于进行充电的充电触点和用于进行供电的电极片,当相邻两台智能购物车接合时,使充电触点与电极片接触,即可通过充电座实现供电、充电。
现有充电座的充电触点通常采用铜制的导电金属,导电金属直接固定安装在与电极片相对应的位置,在充电过程中,导电金属与电极片直接进行硬性碰撞,容易导致接触不良。为解决硬性碰撞的问题,现也有采用插针式的充电结构,插针具备一定的弹性,但整体缓冲效果不佳,也还会存在硬性碰撞的问题,且设置插针需要与插针完全配对的带定位孔的电极片结构,在进行充电定位时,不能有任何偏移,对两者位置控制要求严格,因此当产生位置偏移之后,则不能进行有效充电,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充电座均采用单头连接结构,在进行充电时,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并非位于充电座的对称区域,因此电极片与导电金属的接触位置受力不均,容易导致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其采用双头连接更稳定,充电更安全,且实现多台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的充电。
本发明涉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双头充电式购物车智能购物装置,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的智能购物组件,智能购物组件包括平板电脑和扫码器,机壳的中部设有用于横向穿入且固定于购物车推杆的安装孔,机壳包括充电座和用于放置平板电脑的显示座,充电座的一端为充电端,充电座背向充电端的另一端为供电端,充电端包括结构对称的正极充电端和负极充电端,供电端包括结构对称的正极供电端和负极供电端,充电座内设有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接电部、接电板、储电池和主控电路板,平板电脑、扫码器、接电部和储电池均与主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正极充电端和负极充电端均设有接入开口,正极充电端和负极充电端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壳,限位壳的一端为限位部,限位部固定在充电端的内部,限位壳的另一端为用于安装接电部的导向部,导向部沿接入开口往外延伸,导向部内安装有直线轴承和穿过直线轴承的导杆,直线轴承固定在导向部内,导杆可沿直线轴承进行伸缩活动,导杆远离限位部的一末端连接安装有活动前盖,使活动前盖与导杆实现同步活动,活动前盖与导向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接电部由正极弹性导电针和负极弹性导电针构成,正极弹性导电针的一端固定在位于正极充电端内的接电板上,正极弹性导电针的另一端延伸穿过位于正极充电端内的活动前盖,并固定在位于正极充电端的活动前盖上,负极弹性导电针的一端固定在位于负极充电端内的接电板上,负极弹性导电针的另一端延伸穿过位于负极充电端内的活动前盖,并固定在位于负极充电端的活动前盖上,正极供电端背向活动前盖的端面设有正极电极片,负极供电端背向活动前盖的端面设有负极电极片,正极电极片与正极弹性导电针的位置相对应,负极电极片与负极弹性导电针的位置相对应,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均与主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微科商用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微科商用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5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